浙江方法技巧

首页 > 浙江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方法技巧

2018国考行测实用技巧:有些题已经告诉你答案了

浙江华图 | 2017-07-06 08:56

收藏

  在通常状况下,行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在30题左右,而逻辑填空就有10道题,可谓占据了言语理解与表达总体量的“半壁江山”,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不少考生在看到逻辑填空时都会头大,不难理解,毕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成语数量也是数不胜数,在公考中又无法揣测命题人的意图,不知道他到底要考察我们哪些成语,这就使得许多考生在做逻辑填空题时痛不欲生。

  其实呢,逻辑填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它也有其可爱之处。有些时候,题目中的一些词句通常会给我们小小提示,指引我们选择正确的答案。现在我们就聊聊逻辑填空题目中的一些暗示性信息,看看它是怎么帮助我们迅速精准地锁住答案,提高我们的准确率。比如:

  这些在今天看起来新奇、鲜活的历史,在当时却是 的事情,并不被社会重视,大多是作为轶闻而散见于外地来京人士的私人笔记或清末以来出现的报章之中。资料的极端,成为社会史研究者和爱好者进入这个领域的重重难关。

  A.街谈巷议 晦涩 B.耳熟能详 隐秘

  C.司空见惯 分散 D.妇孺皆知 匮乏

  这一题可能有的同学对其中一些成语的含义不清楚,但是没关系,在这一题中,一些语句是在偷偷告诉我们正确选项。从第二行中“散见于”、“私人笔记”可知,资料是十分分散的,成为社会史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难关,所以根据第二空可以选出正确答案,即C选项,把第一空内容司空见惯带进去也是符合的。

  通过上面的例题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这种暗示性的提醒在题目中还是可以找到的,它既能帮助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准确地找到正确选项,排除干扰项,也在考试中为我们节省不少时间,真正做到了“告诉我们正确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