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数学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一道难题。突然,一声喜悦的“想出来了”打破了教室的寂静,大家顿时笑了起来。原来是数学成绩并不突出的小冰解出了难题。数学老师十分严肃地批评他扰乱课堂秩序。该教师的领导方式为( )。
A.民主型 B.目标型
C.放任型 D.专制型
2.科学课上,在学习兔子的习性时,教师让学生亲自养一只兔子,来观察其生活习性,并对其进行记录与总结。这应用了认知学派学习理论中的( )。
A.研究学习法 B.个别化学习法
C.发现学习法 D.观察法
3.学生成长档案袋是指将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进步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的实质是( )。
A.绝对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4.根据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的分类,如果儿童听到“鸟”的叫声或看到文字的“鸟”,就知道它代表实际的鸟,即使此时并未见到真实的鸟,儿童也能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在大脑中形成关于鸟的形象。这属于( )。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发现学习 D.抽象符号学习
5.教育的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内容
C.教育的规律 D.教育的任务
6.李大力最近发现,正读初三的儿子李小力难以始终保持自我一致性,容易丧失目标,失去信心。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李小力个体发展危机没有处理好的阶段是( )。
A.主动感——内疚感 B.勤奋感——自卑感
C.角色同一——角色混乱 D.信任——怀疑
7.据有关调查,我国中学阶段青少年学生出现苦闷情绪时,除了“闷在心里,不与别人说”的学生之外,向伙伴求助者最多,占32%;向父母求助者次之,占13%;向教师求助者最少,只占4%。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 )。
A.保护功能 B.缓冲功能
C.引导功能 D.发展功能
8.7岁的莉莉随父母迁居到另一个国家。父母让她每天与新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完全不进行专门的言语教学,然而几个月内莉莉掌握了一种新的语言,而且学会了当地的口音。莉莉对语言的学习属于( )。
A.接受学习 B.无意义学习
C.发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9.某同学的智力年龄是11岁,实际年龄是10.1岁,表明其( )。
A.智力较低 B.智力中等
C.智力较高 D.智力非凡
10.实验发现,人很难做到左手画圆形的同时右手画正方形。这涉及( )。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强度 D.注意的稳定性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专制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教师在教室内采取专制的作风,并担负全部的责任,计划班级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习的情境,指导学习的方法,控制学生的行为。学生没有自由,只是听从教师的命令,对教师往往是敬而远之。题干中教师对小冰的表现持批评的态度符合专制型的领导方式,故本题选D。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知识。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题干中,教师通过让学生亲自养一只兔子来观察兔子的习性,这种做法应用了认知学派学习理论中的发现学习法。故本题选C。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题干中学生成长档案袋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进步属于形成性评价。故本题选C。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符号学习。符号学习又称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符号学习的心理机制是 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相应的等值关系。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故本题选D。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性质的规定性。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1)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3)在教育活动中,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反映的是教育的性质。故本题选A。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12——18岁的青少年的发展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其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故本题选C。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同辈群体的相关知识。学生同辈群体是指因年龄、地域、观念、兴趣等相近或相同,而自发地形成的群体。学生同辈群体生活的主要特征是有相同的心理需要、明显的情感色彩、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及其自然形成的权威人物。导致学生形成、加入同辈群体的主因是学生对平等的追求和期望,因为同辈群体对其成员具有“保护功能”与“发展功能”。保护功能是指同辈群体可以使学生个体少受或者免受成人世界的伤害,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平等互助的社会环境。题干中,当青少年学生出现苦闷情绪时,向伙伴求助者最多,父母和教师较少,说明学生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保护功能。故本题选A。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的类型。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其中,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题干中,莉莉在与小伙伴的玩耍中学会了新的语言属于有意义学习。故本题选D。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比率智商。题干中“某学生的智力年龄是11岁,实际年龄是10.1岁”,这个学生的比率智商为:(11/10.1)×100≈109。因此,这个学生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故本题选B。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生活中大量的“一心二用”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记笔记,都属于注意的分配。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