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事业单位报考指导

首页 > 事业单位考试 > 报考指导

面试热点:“新时代文明生活”行动

未知 | 2023-06-05 10:50

收藏

  (二)“新时代文明生活”行动

  (1)经过多年的持续推进,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已经到了积厚成势、蓄力跃升的关键时期。目前,我省共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7804家,500人以上的行政村覆盖率已超过90%。宁波、嘉兴已提前实现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已拓展到70%的县(市、区),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5万余个。打造农村文化礼堂2.0版,数字化改革是关键。在我省农村文化礼堂基本实现全覆盖后,我省将在体系重塑、内容重建、管理重构、品牌重铸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数字化特征鲜明的农村文化礼堂2.0版。

  为民惠民利民,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强化志愿服务,打造“为民办实事”的综合体,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建设留在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办好基层群众的“关键小事”。

  农村文化礼堂是我省的优势品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新的时代课题。我省要求,下一步,各地要运用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和数字化手段推动我省农村文化礼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现数字化、全域化、品牌化、长效化建设。要树立争先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打造文化标识、守好坚固阵地,推动新阶段农村文化礼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上水平、成风景,把两大阵地打造成为新时代文化高地的标杆之作。

  (2)2009年5月18日,首条爱心斑马线出现在杭州莫干山路密渡桥路口。在公交车、公务车、公务员“三公”群体示范带动下,在样板路辐射下,浙江“礼让斑马线”逐渐从“盆景”变成“风景”。

  “2013年我们实施‘5年治堵工程’创建严管示范路,开始对斑马线不礼让行为进行严管,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有奖举报。”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借力杭州G20峰会、杭州亚运会等契机,该省不断将“礼让斑马线”推向深入。

  随着新技术发展,今年4月,浙江开启“礼让斑马线、云上看文明”慢直播活动,在该省11个设区市13个路口设立直播点,实时测评守法率和礼让率,接受全国网民检阅。据统计,慢直播活动开播半年多来,围观数达3亿人次。从今年6月至11月测评数据看,浙江斑马线礼让率从87.3%上升至93.5%。多维推动“车礼让、人快走”

  随着手机应用越来越普遍,斑马线上“低头族”不断增多,机动车与行人的冲突日益加剧。如何推动“车让人、人快走”?浙江各地多维度规范斑马线通行秩序,避免路口事故发生。今年初,温州交警对斑马线上低头看手机的行人开具了罚单,网民围观超1亿次。不做“低头族”、斑马线快行等观念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在杭州,斑马线前施划的黄色网线将停止线后移,提醒驾驶人提前礼让。在台州,“Z字型”二次过街法方便安全岛上的行人及时发现来车。在温州,铁骑配备了车载喊话器,向越过停止线的行人、骑手喊话,现场纠违……据统计,今年以来浙江严管斑马线不礼让的交通陋习,截至2021年11月共查处不礼让违法行为183万起。从被动遵守到主动礼让,“礼让斑马线”这一文明习惯正不断升级。2021年8月,杭州推行高架道路“交替通行”,礼让驾驶习惯从斑马线延伸到高架道路乃至出行各个方面。“接下来我们将不断推进数字化管理,推动‘礼让斑马线’这张‘金名片’下沉农村地区,将其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之中。

  (3)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保持良好的社会环境卫生和良好的健康习惯发挥出重要作用。而这一切需要人人参与,在疫情面前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大家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居家科学锻炼等习惯,也再次意识到“舌尖上的健康”的重要性:提倡公筷公勺势在必行。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不仅要靠医疗卫生“硬处方”,还要靠社会治理“软处方”。从这个角度说,如果能乘着“爱国卫生运动”的势,抓住时机提倡普及使用公筷,转变用餐方式,养成使用公筷的习惯,这对于今后防止“病从口入”也好,防控类似疫情也好,会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

  必须承认的是,当下中国人习以为常甚至是津津乐道的合餐制,的确造成了很多传染性病毒的交叉感染,严重影响了当代中国人的健康。根据各大卫生、医疗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乙肝、胃癌等肠胃疾病高发病率的国家之一,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不能不说与合餐制不无关系。

  合餐制的最大弊端是没有使用公筷公勺,一群人围在一起,“万筷齐发”,显得热闹和亲切,殊不知,这样夹菜为病菌的扩散打开了方便之门,唾液横飞容易造成“病从口入”。

  事实上,“分餐用公筷”的倡议一直都存在。早在1993年,中国烹饪协会就多次向全国餐饮业提出“分餐用公筷”改革,到2003年,因为非典的爆发,这一倡议得到了进一步重视。无奈的是,收效甚微。

  其中的关键原因,是我们有着根深蒂固的合餐观念。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围在一起不分彼此地吃饭,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俗,是中国文化的特色。

  移风易俗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浙江无疑走在了前面。

  新冠疫情袭来,浙江衢州顺势而为将使用公筷纳入规章制度。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早在2月26日,衢州市多部门联合发出《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餐饮业复工“10个100%”要求》《“公筷公勺进家庭”十一条》。辖区内餐馆如未使用公筷,将面临第一次被警告、第二次黑榜通报、第三次停业整顿的处罚。据了解,衢州市已在全市1482个行政村启动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将使用公筷公勺、行作揖礼等文明行为写入村规民约,预计将于4月底全面完成修订。

  有了制度托底,衢州循循善诱,采用给使用公筷的村民发放可以兑换商品的积分、网格员随机入户抽查、不使用公筷的会上村里的黄榜,以及使用非常接地气的农民画进行宣教等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村民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

  浙江省启动的“公筷公勺”行动,如今已在大型餐饮单位、机关食堂率先推行,“四有一提醒”“公筷公勺进家庭”“文明公筷21天习惯养成打卡”等也吸引了群众参与。据浙江省文明办负责人介绍,将从6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公筷公勺,到8月底实现全省星级酒店、宾馆以及民宿、农家乐公筷公勺全配备。同时还要将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纳入各级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系列测评体系,纳入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等地方性法规和规范守则,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公筷公勺”行动取得实效。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