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面试:初中生物《软体动物》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动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本节将继续探究软体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等特征,主要是通过对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运动、捕食等的观察与探究,概括出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增进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二、说学情
软体动物在日常的生活中十分平常。学生对于生活中常见的软体动物较为熟悉且有着较大的兴趣,但对于整个类群的了解不够全面。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但仍然有限,不能独立完成,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对于本节的讲解,需要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加以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3.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并运用多种媒体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同时我还采取活动探究法、讨论法,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采用创设情境的导入形式,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引入,组织学生思考与讨论“你喜欢右图中的贝壳吗?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长有这些贝壳的生物有哪些?这些贝壳会影响到它的运动吗?”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课题。
2.新课教学
对于新课部分,主要包括两部分教学,分别是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对于第一部分,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利用教材提示的观察与思考进行教学。
在观察思考过程中,为了更加直观清晰的向学生呈现软体动物双壳类的结构及其生理过程,我会先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名称,随后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其运动过程,以及水流进入和排出的过程。接着指导学生进行解剖观察,根据教材上的问题,帮助学生依次掌握双壳类动物的结构及其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可让学生先自主思考,在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锻炼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同时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我会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并概述双壳类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在学生完成第一部分活动,初步了解双壳类的结构及其生理过程之后,我会展示除双壳类以外的生物如石鳖、乌贼等生物,组织学生观察并尝试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即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贝壳;运动器官是足。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掌握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对于第二部分是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这部分之前,在生活中有接触到不少软体动物,对其功用特别是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有一定了解;因为我会多媒体出示相关阅读资料,组织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阅读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得出对人类生活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我将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补充,在学生讨论交流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软体动物是生物圈的重要成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伙伴,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威胁,让学生辩证的对待这一物种。通过这种生活实际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形式,更能帮助学生养成用辩证主义观点。
在完成新课教学之后,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之前所学,我会组织学生完成连一连,画一画的小活动,通过将生物进行连线分类,对知识进行巩固强化。
3.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4.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是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动物类群尝试画出进化树。
本阶段可以在梳理本节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巩固本课所学。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和社区资源,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七、说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