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口罩供应如何保障、疫情会影响外贸吗……最新回应来了
2月3日,国新办就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情况举行发布会(点击回看),会上,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负责人,就前线医疗物资、口罩供应、生活必需品供应以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等热门问题做出回应及解答。
湖北产能已快速恢复,大大缓解前线医用物资紧缺问题
针对湖北不断出现物资告急的问题,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今日表示,总体来看,这种情况已得到了大大缓解,目前属于“紧平衡”的状态。
田玉龙介绍,湖北产能恢复得非常快。特别是在医用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物资上,湖北的产能恢复大大缓解了前线的医用物资紧缺问题。但现在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目前仍然处于“紧平衡”的状态。
关于检测试剂的问题,目前来看,田玉龙表示,产能已恢复。到2月1日,日产量已达到了77.3万人份,相当于疑似患病者的40倍,已经基本满足要求了。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同时表示,为抗击疫情,国家邮政部门组织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统筹全网资源,迅速开通国际和国内的航线,畅通陆路的运输,全力保障武汉等重点地区的应急物资,人民生活物资的运输工作。后续还有13家大型快递企业开通救援物资的绿色通道。
口罩等紧缺物资供应如何保障?
关于如何保障口罩供应,田玉龙表示,国家总体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这个产能也是全球最大的。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补充,首先是增加供应,这是根本。同时,还要科学使用、合理使用。在增加供应方面,现在正在全力以赴、日夜兼程增产扩能,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称,对口罩等紧缺物资,有的地区启动新产能,全系统特事特办,最短时间办好营业执照许可证,马上可以生产。还有一些出口转内销的口罩,符合国外标准,办好许可,加上中文,可以转内销。
全国生活必需品供应总体充足,价格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