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指导:
(1)语音准确 声音清晰
字音正确是朗读的基本要求。朗读测试评分标准中的语音错误,主要是指导错字音。为避免语音失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终于原作,避免加字、漏字、改字
朗读作为一种特定的口头表达形式,应该严格依据文字材料,忠实地把它换成有声的语言。朗读测试时,一旦出现和文字材料不一致的情况,如漏字、改字、加字等,不论是否影响语义的表达,均被视为语音错误。这种情况应尽量加以避免。
2、 努力克服方音影响,念准声母、韵母和声调
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具有辩义作用。如自愿(zì yuàn)和志愿(zhì yuàn)、巡捕(xún bǔ)和巡抚(xún fǔ)是声母的不同;长针(cháng zhēn)和长征(cháng zhēng)、小桥(xiǎo qiáo)和小球(xiǎo qiú)是韵母的不同;语言(yǔ yán)和寓言(yù yán)是声调的不同。朗读时如果不注意克服方言影响,声、韵、调出现混淆,势必影响语义的表达,从测试的角度讲,业就是出现了语音失误。
3、 多音字要根据语义定音
多音字虽然有几个读音,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意义是确定的,读音因此也是确定的,我们应该根据意义来确定读音。如: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zhǒng)、翻地、播种(zhòng)、浇水……(作品26号)种,指种子,读上声;指种植,念去声。
汉语中多音字很多,朗读时要注意辨别。
4、 避免因类推而引起的语音失误
享(xiǎng)受星都是需要学习的,当它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作品40号)
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读wàn不读màn)上下,慢慢地,它竟绣上了绿苔……(作品3号)
海洋中含有许多生命所必须的无机盐,如氯化钠、氯化钾……(读lǜ不读lù)……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加之海洋浩大,任凭夏季烈日曝(读pù,不读bào])晒。(作品13号)
5、 各种音变应该按照相关规则读准确
普通话音变的种类很多,有上声“一”和“不”的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等。
(1)语义清楚明白,语调(语气)基本准确
朗读时代替作者说话。在把书面语换成口头语言的过程中,应努力做大语义清楚明白,语调基本正确,准确地再现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在练习和测试时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 向说话靠拢,努力做到流程自然
朗读时用声音传达作者写下来的“话”,因此,朗读时的语言应该是流畅自然的。常见的一字一顿、见词就顿的读法,显然谈不上流畅自然,甚至还有方言语调之嫌。因此,应该培养读“话”的习惯,同时,努力克服语音障碍,使语调顺畅起来。
2、 谨慎处理停顿、断句,正确的停顿、断句有助于准确的表情达意。如:
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作品22号)
“远航”和“浪漫”后面就不应该有语流的间隙中断,否则就破坏了句子结构,有损语音表达。
能否正确地停顿、断句,也是普通话应用能力高低的反应。因此,朗读中应避免随意挺度、断句的情况。
3、 适当运用轻重音
首先要有重音。重音是朗读时根据需要对某些词语从声音上加以强调修饰的结果。重音有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之分,从传情达意的目的看,后者更为重要。显示重音实际就是显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作品26号)
如果没有具体的语境,这句话的重音应该落实在疑问词“谁”上。但在文章规定的语境中,父亲文化的意图是由议论花生的好处引导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而不是判断哪一个孩子已经知道花生的好处了。因此,这句话必须强调“好处”。重音的确定手言语的目的、意图和情感语气的制约,我们在朗读中,应该以文章的内容为依据,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及句子之间的联系与呼应,做出准确的判断。
另一方面,朗读时也应加强轻声和儿化的运用。一些常用的轻声词如朋友、时候、热闹、告诉、明白、先生等如不读作轻声,那就很明显是南方方言区的语音特征;还有一些常用词不读儿化加儿化如:及格、土豆、墨水、拐弯、羽毛球等,这些不该儿化给儿化了,很明显是北方一些方言区的方音特点。
(2)精心准备,充分联系
朗读是一种技能,不经过刻苦练习是难以提高水平的。而且朗读材料有60篇之多,它们的文体和风格又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应试者在测试前认真联系,做好充分的准备。
1、 重视正音。
朗读测试时对语音的评分十分严格,因此,练习起始,就要做好正音的工作。
2、 全身心地感受作品。
语言文字是一种有意义的符号。朗读者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感受到作品所描写的客观事物、所蕴涵的本质意义。
形象感受——(朗读者)的情景再现或设身处地的各种内心体验。
3、有追求地表达作品
首先追求正确度。要求用普通话朗读,避免受方音的影响而造成习惯性误读或出现成系统的语音缺陷。此外,还要做到不落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
其次追求流利度。要求朗读得流畅,不顿读,不读破句子,不中断朗读,根据作品内容确定适当的朗读速度,不能过快或过慢,更不能超过4分钟的时限。
文章来源于中国教师资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