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议论文写作角度选择
作为一门选拔性考试,公务员考试中占比一半的申论考试的出题方式也愈加灵活,开始更多考察学生的思想深度,尤其是申论最后一题大作文,足足占了40分的比重,听过课的同学都知道,我们申论议论文的阅卷是划档给分,文章评分情况归为四类八档,四类文章几乎是没有主旨论点亦或论点偏离,这类在我们同学中占得比例较少,而当审题与确立主旨不出严重问题后,最最重要也是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所被卡住的点就是论证是否充分 , “论证有力”在我们的申论议论文批改中是决定到底是二类上作文还是二类下以及三类的决定力量,拿到一道题审题最关键,一般议论文写作的要求中都会对于写作角度有一定指引,下面就如何把握好角度选择,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议论文、取得优异的成绩呢?为广大考生提供几种方法。
一、什么是角度选择?
申论议论文写作中的角度从形式与内容的角度来看可以包含两层含义,通常即文章的布局角度和写作论证的角度。一篇文章通常肯定会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我们的任务就是去论证我们的中心论点,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去思考我们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一些布局问题,角度就是你选择什么内容去证明我们的中心论点,再通俗一点说,这个角度也是我们常说的分论点。
二、为什么要进行角度选择?
在这里大家要明确的是,我们写议论文的时间、字数限制,在短短一个到一个半小时时间里要通过1000到1200字就表达清楚对于一个社会现象、观点的看法,本来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还要表现、原因、影响、对策面面俱到,势必就会没有重点,更何来深刻。何来有力?与其捡一堆芝麻不如抱一颗西瓜,所以我们要进行论证角度的选择,选择最符合材料要求的,最贴合命题人意图的,也要选择自己最有把握论证深刻的。
三、角度的选择有几种?
说到角度的选择,一般分为两种分类:一是自选角度,通常而言自选角度表面上可供考生选择较多,而实际上自选角度是要求考生宏观把握给定材料的脉络框架,否则就容易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针对这一难题,考生可选择把给定资料的脉络构架作为自己议论文的写作脉络。因此在写作之前,考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材料脉络确定为议论文写作脉络,也就是我们上课时候曾经说过的表现、原因、影响、对策,将材料按照这些梳理好之后,进行分论点的选择再展开去论证就比较简单。当然同学们也可以平时多看多抄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从里面去找到思路和灵感。多模仿学习。
另外一层面是限定角度,所谓限定角度一般是指出题者会在题干中限定考生写作展开的角度。这种类型的题目在近几年出现较少,且难度较小。只要审清题干,一般不容易跑题。该类型的作文更侧重语言的简练和精确性。
祝愿各位考生可以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