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定义判断练习5解析
1.A.【解析】黑暗效应,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有时并不是专指非得看不见对方表情,比如双方互不认识,没有利益纠纷)。选项B中小王与小李互相认识,就无关黑暗效应;选项C中不符合要概念要件中“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规定。而选项D也与B一样。
2.C.【解析】A项中,顾客购买商品数量越多,后购买的商品对其带来的效用就降低,也就是说后购买的东西是可有可无的,则其愿为单位商品支付的成本就越低。这正是边际效应。B项证明,在饥饿时食物的效用最大,但随着饥饿感的消失,食物的效用也逐渐降低,这是边际效用最通俗的例证。D项中,老板第一次加薪后,员工非常激动,大大增加了工作热情;第二次加薪,也增加了一些工作热情;第三次加薪,可能还会增加员工工作热情;第四次……,直至加薪已经带来不了任何效果。这就是“接触某事物的次数越多,人们的情感体验也越为淡漠”的道理。而C项并没有体现边际效应,知识一旦掌握,再多次重复,它的总效用是没有增加的,不符合定义中“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这一要件,因此不属于边际效应。故本题答案为C。
3.B.【解析】A项并不属于 “规定公司重大事项”或“公司必备的” 文件;C项合伙企业并不具备法人资格,不属于公司范畴,合伙人协商一致达成的是合伙协议;D项达成一致的主体并不是公司股东,达成协议的内容也不符合定义中 公司章程应包含的内容。而B项中出资人即为股东,“出资比例及公司法人性质等内容”属于公司重大事项。故答案为B。
4.C.【解析】A项中合同未约定履行的先后顺序,为同时履行抗辩权,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B项为不安抗辩权,指先给付义务人在有证据证明后给付义务人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或者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或者有谎称有履行能力的欺诈行为,以及其他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时,有权中止自己的履行。D项未约定履行的先后顺序,也不存在行使抗辩权的行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5.D.【解析】A项中10万元是应纳税所得额,5%是税率,5000元是应纳税额,A项不正确;B项小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万元,“1万元答谢费”不属于“为取得收入所需费用”故不应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C项彩票中奖是偶然所得,不符合定义中规定的“继续性收入”;D项中,销售额5万元减去成本3万元和经营费用6000元后,净得的140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故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