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公务员行测备考:真假推理的矛盾关系
判断推理模块是国考行测中的一部分,如果单从题型的构成来讲,它不仅有整个行测卷子最难的逻辑判断,也有最简单耗时间最短的类比推理,又有怎么看也看不准答案的图形推理,更有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正确答案的定义判断。而今天我们要说的真假推理就是逻辑判断中的一种常考题型,初次接触这种题型的童鞋可能会觉得比较难,又比较绕,但是,只要掌握了一些常考的关系这种类型的题就会变的非常容易。
真假推理常考的关系有三种,分别是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和包含关系。其中以矛盾关系考察频率最高。提到矛盾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楚国人卖盾又卖矛的故事。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但是,逻辑上的矛盾关系却不大一样,它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同时,构成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下面图图就带大家扒一下真假推理常考的6对矛盾关系。助力2018年国考!
1.“A是”与“A不是”。
【例】“关晓彤是鹿晗的女盆友”与“关晓彤不是鹿晗的女盆友”就是一对矛盾命题。我们都知道刚刚毁了我们假期的“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女朋友@关晓彤”,有多少女生哭晕在厕所。那么,依着恋情公开的这个大背景,“关晓彤是鹿晗的女盆友”这个命题毫无疑问是个真命题,那它的矛盾命题“关晓彤不是鹿晗的女盆友”就是个假命题,即矛盾命题必有一真,必有一假。这个性质适用以下所有矛盾关系。
2.“所有S都是P”与“有的S不是P”。
【例】“所有一年级学生都是男生”与“有的一年级学生不是男生”。
3.“所有S都不是P”与“有的S是P”。
【例】“所有新生都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与“有的新生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
4.“A且B”与“-A或-B”。
【例】“王刚和刘超都通过了”与“王刚和刘超至少有一个人没通过”翻译后是“王刚且刘超”与“-王刚或-刘超”,二者是一对矛盾命题。
5.“A或B”与“-A且-B”。
【例】“或者甲捐了,或者乙捐了”与“甲和乙都没有捐”
6.“A→B”与“A且-B”
【例】“如果乙入选,则丙会入选”与“乙会入选但丙不会入选”翻译之后就是“乙→丙”与“乙且-丙”。
能够准确的找到题目中的矛盾关系仅仅是真假推理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真假推理题具体怎么解?需要注意什么?后面再给大家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