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行测

首页 > 浙江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行测

2021年浙江公务员行测逻辑填空词义辨析的8种角度

未知 | 2020-07-03 11:06

收藏

  2021年浙江公务员行测逻辑填空词义辨析的8种角度

  记忆是积累词汇的一种方法,但如果考试中遇到两个意思相近的词汇,而其中一个词汇你刚好没有积累过怎么办呢?所以除了积累词汇之外,你还要学一些辨析词语的方法。

  辨析词语间的差异也是逻辑填空题的考查重点。常用的辨析词语差异的角度主要有,词义范围、使用对象、感情色彩、词义的侧重、语义轻重、语体色彩、固定搭配、分析句子语境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把这部分内容拿下。

  1、词义范围

  两个近义词如果难以辨析的话可以从词义范围入手,也就是词语的涵盖范围。

  比如事情和事件。事情指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现象,意义范围最大;事件指已经发生的有一定社会意义或影响的事情,范围较小。

  【例】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不是___的,而是经历了长达600多年的探索。

  A.自然而然

  B.轻而易举

  C.一蹴而就

  D.一挥而就

  【解析】C。“不是···而是···”说明前后是反义词的关系,后面强调时间长,所以前面应该是时间短,排除A、B。“一挥而就”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而“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所涵盖的范围比一挥而就大。而且题干说的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和写字写文章没有关系,所以选择C。

  2、使用对象

  有些词语或成语有使用对象,只能用于特定的人或物。

  比如爱护用于对人或物的保护,是上对下。爱戴只能用于人,且限于下对上。

  再如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书籍等多得无法计算,不能用于形容商品。

  做此类题目可以利用使用对象来排除或者是选出正确答案。

  【例】(2019国考)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老”是一个褒义的字眼。一个年轻人处事得当,会被说老练、老成。但是进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沿袭了数千年的观念,短短数十年________。年龄大、资历老逐渐不再是一种优势,有时反而成了学习新事物的一种 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土崩瓦解 羁绊

  B.灰飞烟灭 累赘

  C.化为乌有 阻力

  D.分崩离析 弊端

  【解析】A。土崩瓦解:比喻事物的分裂,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

  灰飞烟灭:像灰、烟一样很快消失。形容在极短时间内消失干净。化为乌有:表示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题目说的是关于“老”的观念,这里就可以排除D选项。

  灰飞烟灭和化为乌有程度过重,题目并没有体现“老是褒义的字眼”这一观念已完全消失,与文意不符,排除。所以就可以得出A选项。

  3、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指的是词语中附着的人们对所描述对象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要结合语境来判断要选择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如成果、后果、结果。成果是褒义词,后果是贬义词,结果是中性词。

  【例】在当下中国,一些不端地方官员与不法开发商________、唯利是图,他们往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借口,变着法子________文物保护法。在他们的眼里,什么文化名人故居,什么国宝文物,只要是能开发获得利益,就是正道,就是政绩。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沆瀣一气 践踏

  B.同仇敌忾 破坏

  C.狼狈为奸 毁坏

  D.肝胆相照 违反

  【解析】A。唯利是图是贬义词,它前面是个顿号,所以所选的词也是贬义词。“同仇敌忾”“肝胆相照”均为褒义词,排除B、D项。“毁坏”程度较轻,通常与具体事物搭配。“践踏”通常搭配法律、精神等,程度较重,符合文意。所以选择A选项。

  4、词义的侧重

  词义的侧重,指两个词是近义词,词语的含义是相近的,但是侧重点不一样。

  如沉思和深思,沉思重在全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深入。

  在做逻辑填空这类题目时,如果遇到意思特别相近、难以辨析的词语,我们可以根据词义本身的侧重点进行区分。

  【例】(2015国考)尽管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但却迫在眉睫,不容_____。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是对立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一定要以环境的 _____能力为基础;另一方面,环境保护 _____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推脱 承受 抑制

  B.推脱 承载 制约

  C.推托 承受 抑制

  D.推托 承载 制约

  【解析】B。第一空,“推脱”的意思是推卸、推辞,主要指摆脱、开脱责任、问题、事情等,使与己无关;“推托”的意思是借故拒绝,即不直接加以拒绝,而是婉言拒绝。环境保护是人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故选“推脱”合适,排除 C、D。

  第二空,“环境承载能力”是固定用法,排除A。故本题选B。

  5、语义轻重

  有的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或修饰的话题虽然相同,但在表现的程度上有着轻重的不同。

  如相信、信任、信赖,它们的表现程度是这样的相信<信任<信赖。

  如何判断该选轻还是重的词语?

  一看关联词,如果出现甚至、更、还这种关联词,那么后面的词要比前面的语意更重。

  二看代表词,如果出现一些、有些、稍微、颇、可能、或许、未必,对应的空应该填语意轻的。如果出现所以、肯定、猛烈、必然、一定,对应的空要填语意重的。

  【例】(2017联考)全面的发展和自由却并不意味着毫无底线——尤其是一些媒体对西方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娱乐节目亦步亦趋,其作品之低俗令人愤怒。此时此刻,我们的监管部门更需________,谨防不法分子借恶搞之名________传统价值。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严阵以待 颠覆

  B.全民皆兵 蚕食

  C.严防死守 侵蚀

  D.全线狙击 污蔑

  【解析】A。第一空出现更需,而且前面有一句其作品之低俗令人愤怒,可见这里选的词语应该是语意重的。

  主语是“监管部门”,而“全民皆兵”“全线狙击”两者皆表示联合所有力量的意识,与文中的单一主体不符,排除BD项。

  第二空,根据文意“作品之低俗令人愤怒”可以得出,应填写语气程度较重的词。“颠覆”侧重于一下子从根本上推翻。“侵蚀”侧重于变坏的过程。“颠覆”比“侵蚀”程度更深,语气更重。故选择A项。

  6、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是指某个领域里使用的语言的特点,如口语语体、专业术语、书面语语体、小说语体、公文语体、散文语体、日常生活用语等。

  比如商量是口语,商榷是书面语。如果你平时跟朋友讲话说,我有点事要和你商榷,那么你可能会因为装β被打。

  而考试选取的命题材料多是书面语。

  【例】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其质量安全自控体系,确保出口日本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将继续加强与日方________,________其尽快解除对其余三十七家企业产品的检查命令,保证输日食品贸易的进展顺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协商 要求

  B.商量 催促

  C.磋商 敦促

  D.洽谈 恳请

  【解析】C。第一空,商量是口语,其他三个词都是书面语,口语用来形容两个国家的交流不合适,可以排除B项。

  第二空,D项“恳请”用在外交辞令中会显得低人一等,不合句意,排除。与“要求”相比,“敦促”更能体现题干中“尽快”一词的含义,当选。

  7、固定搭配

  逻辑填空题中有的题目会考察固定搭配。

  固定搭配指一个词和其他词已经形成的搭配关系。

  比如时政热词搭配: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专业术语搭配:股市震荡、价格均衡、边际成本、自我认知。

  常用词搭配:透过……现象、维持秩序、明确目标、集中精力、文化积淀、敬畏大自然。

  如果考察到固定搭配的话,一般没有技巧,靠平时积累和掌握。

  【例】(2016河南)科普创作的要求委实非常高,既要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又要具备________的科学专业基础,甚至在哲学、历史、艺术等领域都要有相当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系统 研究

  B.全面 学识

  C.完备 积累

  D.扎实 造诣

  【解析】D。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与“基础”搭配。D项“扎实的基础”为固定搭配,因此D项当选。

  8、分析句子的语境

  语境信息指文段中存在的对答案具有提示作用的信息,包括带有感情色彩、语意轻重、表达风格各异的具体词汇,也包括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甚至标点符号。

  横线前后文的语境往往隐藏着答案的指向,这类考法也逐渐成为考试的重点,需要我们多加关注。

  【例】(1)有些广告用谐音字________成语,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2)为充实管理干部队伍,公司________了一些管理经验丰富的退休职工。

  (3)这里太乱了,我们最好换个________的地方好好谈谈。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篡改 启用 清净

  B.改变 启用 清静

  C.改变 起用 清净

  D.篡改 起用 清静

  【解析】D。第一空,不良影响可以知道要选择贬义词,因此“篡改”合适。

  第二空,“启用”是开始使用的意思,不用于人,而“起用”是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人员,因此用“起用”。

  第三空,清净的意思有心境洁净,不受外扰,是佛教用语,清静指安静,不嘈杂。所以选D选项。

  以上8种辨析角度你都掌握了吗?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