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模态命题常见考法
一般来说,模态命题在考试中出现的概率比较低,正因为如此,这个知识点往往成为很多学员在备考时的盲点,而如果在考场上突然遇到需要莫泰逻辑知识才能做出来的试题,又往往会措手不及,丢掉应得的分数,其实,要破解模态命题并不难。
一、什么是模态命题
要理解模态命题,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命题。命题就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所做的判断。例如:
吴京是优秀的电影演员。
当命题更复杂时,还要对断定的强度做出说明,即模态。模态也分三种:必然、可能和现实,考试中经常涉及到的是必然和可能两种。如:
可能鸟是会飞的。
必然有的鸟不是不是会飞的。
所以,我们可以把模态命题简单理解为就是在句中包含了“必然”和“可能”的一类命题。
二、模态命题的考法
模态命题可以考的很简单,也可以考的很复杂,目前比较常见的考法有以下两类:
(一)模态命题间的推理
【例】有人认为“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世界上预算赤字最大的国家必然会有相应的最大的贸易逆差;但我们知道,世界上预算赤字最大的国家是美国,而美国的贸易总的来说是顺差而不是逆差,因为尽管其货物贸易亏本,但其技术和服务贸易却赚的非常多。由此可以推出
A.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不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
B.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必然不会导致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
C.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可能不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
D.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可能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
这道题代表了一种类型化的考法,整个题的意思就是先说“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后面相当于举了个反例,即,我们只要哪个选项的意思和“并非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等同即可。做这种题的方法就是,先找到否定词(并非、不等等),然后找到量词(所有、有的等)和模态词(必然、可能);最后把否定词越过的句子中的“所有”变“有的”,“有的”变“所有”,“必然”变“可能”,“可能”变“必然”,“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即“并非必然会”等值于“可能不会”,选择C项。
(二)真假判断中的模态命题
在真假判断中,也可能出现模态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但一般不会很难。
【例】在宏达杯足球联赛前,四个球迷有如下预测:
甲:红队必然不能夺冠
乙:红队可能夺冠
丙:如果蓝队夺冠,那么黄队是第三名
丁:冠军是蓝队
如果四人的断定中只有一个是断定为假,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 冠军是红队
B. 甲的断定为假
C. 乙的断定为真
D. 黄队是第三名
这是一道典型的真假判断题,其中涉及了模态命题之间的逻辑对当关系,那么,如何快速地在模态命题之间找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呢。只需要记住下图即可:
这个图中的对角线上的是矛盾关系,上面一组是上反对关系,必有一假,下面一组是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两侧是包容关系,“必然”可以推出“可能”。需要说明的是,有时候“必然不”也表达为“一定不”、“不可能”,而“可能不”也可以表述为“不一定”等。
据此,我们可知题中“甲”和“乙”是一组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则“丙”和“丁”都是真话,丙、丁联立可知,黄队是第三名,选择D项。
总之,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在考场上快速解决大部分涉及模态逻辑的试题。华图教育在此祝大家早日金榜题名,更新鲜更权威的公考资讯尽在华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