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军队文职考试:公共科目经济知识点试题及答案(七)
1.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形态,或经济体制。
A. 市场与政府
B. 消费者与生产者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 “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基本原则。所谓“等价交换”是指( )
A. 用于交换的商品使用价值必须相同
B. 用于交换的商品价值量要大致相同
C. 用于交换的商品价格与价值始终一致
D. 用于交换的商品价格要完全相同
3. “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问题,是指粮食获得丰收不仅不能使农民从中获益,反而还会因为粮食价格的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造成“谷贱伤农”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粮食的需求富有弹性
B. 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
C. 粮食的供给富有弹性
D. 粮食的供给缺乏弹性
4. 下列产品中最不适于采取降价策略的是( )
A. 服装
B. 手机
C. 轿车
D. 食盐
1. D【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范畴出发研究经济制度。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形态,或经济体制。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与特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的国家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为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通常指国家经济组织的形式,它规定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调控或影响社会经济流动的范围、内容和方式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 B【解析】本题考查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不同效用的商品按照它们各自具有的价格相交换。是商品交换的一般原则,是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按照它们各自具有的价值量相交换。等价交换原则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它保证各物质部门的生产耗费从商品的出售价格中得到补偿,并获得平均利润,从而使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3. B【解析】本题考查市场主体。““谷贱伤农””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小于1的是必需品,比如粮食,衣服等。粮食价格下降,使农民的收入减少,就会产生谷贱伤农的现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4. D【解析】本题考查需求弹性。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比率大于价格下降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增加。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比率小于价格下降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减少。往往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小,因为不管价格怎么改变都不会严重影响需求的数量。在上述四种产品中,食盐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即使采取降价策略,也不会让销售者的总收益明显增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