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调整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王宁利教授继续担任组长
国家卫健委调整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王宁利教授继续担任组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决定对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以下简称指导组)进行调整,成立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继续担任组长的新一届指导组。
10月19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调整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的通知》称,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自1984年成立以来,协助政府承担了大量防盲治盲技术支持和眼健康指导工作,为我国防盲治盲工作和眼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眼科疾病谱的变化,防盲治盲工作逐渐转变为涉及全年龄段人群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工作。”通知指出,为充分调动眼科工作者和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保证眼健康工作的连续性,经研究并征求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意见,我委决定对指导组进行调整,成立由王宁利同志任组长的新一届指导组。
通知称,本届指导组任期5年,主要职责是:协助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订落实全国眼健康规划,开展眼健康科普宣传教育,推广眼科适宜技术,开展眼健康相关研究和学术交流,组织防盲治盲和眼健康专业人员培训等。指导组办公室设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负责开展日常工作。
记者注意到,上述通知所附名单中,新一届指导组组长继续由王宁利教授担任,副组长人数相比之前大幅增加,达到17人。此前,2017年调整后的上一届指导组中,副组长人数为7人。
据北京同仁医院网站介绍,王宁利,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眼科学院院长,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从事眼科工作30余年,主要致力于青光眼、白内障、屈光及遗传眼病等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承担了863、97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发表学术论文383篇,其中SCI收录151篇;获得6项国家专利;主编9部著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奖等省部级以上各种成果奖励7项。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有者,获得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亚太眼科学会杰出科学成就奖、获WGA颁发Senior Clinician Scientist,并被评为北京市卫生系统眼科领军人才,获第七届中国医师奖。2011年获得亚太眼科学会Arthur Lim 奖,并被大会评为中国及亚太眼科学界一位在眼科临床、教学及研究中做出优秀榜样作用的卓越的领导者和教育家。2012年获得第四届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2013年入选“北京学者”。2014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周光召基金会临床医师奖,被评为国际眼科学院院士,被美国《眼科医生》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位眼科医师。201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5年入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杰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