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军转干报考指导

首页 > 军队文职 > 报考指导

2021年军队文职笔试之公共科目基础知识考题解析

未知 | 2020-11-18 09:19

收藏

  1. 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与货币知识。

  第二步,商品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商品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商品能同其他商品或货币相交换的属性。交换价值不是商品的本质属性。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时单位商品量需要的货币的数量多少。价格不是商品的本质属性。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2. 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B.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C.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D.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党政专题知识。

  第二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3.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

  A.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B.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统一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党政专题知识。

  第二步,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全会讨论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地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是计划经济,而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已是相当大的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发展。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并不是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观点。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主要有()。

  A.各种海外捐助

  B.各种国外援助

  C.外国人存款

  D.各种贷款、外国直接投资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知识。

  第二步,改革开放后的前十年,我国利用外资主要是政府贷款、国际组织贷款等,20世纪90年代后,外商直接投资才成为主导,这些外国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先进的生产力,激活了国内市场,形成了市场竞争,产品更新加快,产品研发和品牌提升加快,几乎对当时我国的工业体系进行了再造。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主要有各种贷款、外国直接投资。

  因此,选择D选项。

  5. 下列行为中可以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是()。

  A.某宾馆雇佣童工

  B.因岗位原因甲与所在单位协议改变岗位

  C.乙根据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上岗就业

  D.劳动合同期满前,丙与某公司协议延期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法。

  第二步,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符合劳动法律规范、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关系。C项,乙根据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上岗就业,可以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根据《劳动法》第十五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A项,某宾馆雇佣童工不符合法律规定。A项错误,排除。

  B项: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B项,因岗位原因甲与所在单位协议改变岗位,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B项错误,排除。

  D项:劳动法律关系的续延,是指劳动法律关系的有效期依法延长。劳动合同所确立的劳动法律关系,在劳动合同依法续订后继续有效。D项,劳动合同期满前,丙与某公司协议延期,属于劳动合同的续延。D项错误,排除。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