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正在打“硬仗”的上海,在年中的市委全会上,选择了一个特殊的主题:提升城市软实力。在地方党委全会上,以“软实力”为主题还是第一次。
城市软实力有哪些内涵?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呈现何种关系?软实力建设有哪些路径和规律?这份《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 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给出了生动阐释。
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说,党的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交给上海一系列重大任务,赋予上海新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些使命任务,上海要充分发挥软实力的“加速器”作用,全面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软实力是实力之基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
习总书记亲自提炼概括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以精神品格为内核,软实力是实力之基。提升城市软实力,事关全局、事关未来。
随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经济总量已进入全球城市前列。硬实力不断增长的同时,对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定位要求,上海城市软实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软实力包含哪些内容?学术上有很多解释。但对生活在上海或来过上海的人来说,软实力其实随处可见:
不少年轻人选择上海,是因为这里规则明确、竞争公平,守规矩不吃亏,对创新有包容;外地司机来上海,看到车辆交替通行、不争不抢,呈现一种“秩序之美”;对很多网红小店,政府提供“临时备案”服务,既有烟火气又不扰民……
“软实力和硬实力内在统一于城市综合实力,既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上海市委全会明确提出,硬实力如果没有软实力的赋能就不具有可持续性,而软实力如果失去硬实力的支撑也将“不堪一击”。“只有软硬实力一起发挥作用,才能形成更强大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成就一座经久不衰的伟大城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上海的外商投资仍然逆势增长。最新统计显示,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接近800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接近500家,两项指标稳居全国首位。
“为什么上海能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地?”上海市市长龚正分析,除了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很重要的原因是上海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城市韧性不断增强。比如疫情防控,上海以快速、精准、科学的措施,做到了“在陶瓷店里抓老鼠”,既控制了疫情又不影响生产生活。这些,无疑都是城市软实力的直接体现。
上海市文旅局局长方世忠说,这个时候提城市软实力,是适应“高阶竞争”的需要,是一种“领先战略”。“上海到了这个发展阶段,要继续当好排头兵先行者,必须下好战略先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