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开始浙江省考的笔试了,浙江省考笔试共分为申论和行测两个科目(考试类别为优秀村干部类为行测和综合应用能力),申论、行测考试满分均为100分,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021年12月12日,公安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2021年12月11日。目前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经结束,明日开始进入缴费阶段。考生们可以保存下方图片扫描二维码,进入缴费入口。
*距离2022浙江省考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图图怎么会缺席你们的冲刺阶段呢?近日的热点素材奉上!行测小技巧奉上!祝你们都顺顺利利上岸呀~
[一、今日分享]
人社部前不久公布的三季度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47万人,增幅为16%。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好于预期,三季度恢复态势更加明显。一方面,城镇新增就业完成情况快于时序进度,另一方面,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月均值为5.0%,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平稳,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基本稳定,脱贫劳动力务工总量持续增加。
观察就业与宏观经济的关联,不仅要看总量和规模,更要看结构和质量。近年来,我国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以2020年末的数据为例,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已达47.7%。进入今年三季度,服务业进一步恢复改善,9月份,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有效扩大了就业容量,为稳定就业形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今年以来,经济持续恢复激发新动能较快成长,为就业拓展了新空间。例如,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57.8%,带动“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真空电子器件零件制造及装调工”挤入三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榜单。又如,绿色经济、直播带货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带动“碳排放管理员”“直播销售员”“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等新职业成为“香饽饽”。新的岗位需求大幅增加,为劳动者拓宽了就业渠道。
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催生了大量的新机遇,我们有能力保持并延续就业形势的稳定态势。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然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就业形势面临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散发疫情导致部分接触性、聚集性服务行业恢复仍会受到限制,用工需求偏弱,将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就业总量压力之下,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较大,劳动力市场高技能人才短缺,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求职难”矛盾交织。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这要求我们全力稳增长促就业,用好财政和货币政策,让减税降费、援企稳岗、普惠金融等惠企政策落到实处,推动经济稳定恢复,稳定市场主体,为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效率提高、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未来要在进一步优化就业结构上下功夫。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症结,在于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部分劳动者技能不足。因此,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需要打出“组合拳”。既要营造氛围、完善评价制度、畅通发展渠道,吸引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之路,从源头上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比例;也要从在岗职工入手,通过常态化、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市场内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加快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等政策的落地实施,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保持就业大局稳定,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2日 05 版)
文章来源: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1/1112/c1003-32280148.html
原标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人民时评)
[二、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练习]
关于儒释道三教异同,古人多有争论。对此,唐代僧人宗密曾在《圆觉经略疏钞》中说:“古来诸德皆判:儒宗_________,道宗_________,释宗___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五常:自然:因缘
B. 兼爱:良知:涅槃
C. 齐物:中庸:正名
D. 四谛:五行:三纲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相关知识。
第二步,根据《宗密法师圆觉经疏·卷上之二》中:“七宗趣通别者,当部所崇曰宗,宗之所归曰趣。通、别即二。初通者,统论佛教因缘为宗。谓古来诸德,皆判儒宗五常、道宗自然、释宗因缘。”
因此,选择 A 选项。
A 项:“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因此“五常”一词对应儒家。“自然”一词有道教中自然哲学的意思,其境界就是一种自然而然、无为而自成、任运的状态,所以“自然”便有无心、无欲、无为等意思。因此“自然”一词对应道家。“因缘”其本身就是佛学术语,其中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条件,缘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条件,有因有缘,必然成果,此果对因来说称为报,就是“因缘果报”。因此“因缘”一词对应佛家。
B 项:“兼爱”是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是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墨子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因此“兼爱”一词对应墨家。“良知”一词出自《孟子·尽学》,原文是“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意指“天赋的道德观念”,合乎孟子“性善论”的主张,因此“良知”一词对应儒家。“涅槃”一词为佛教用语,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意译为无为、自在、不生不灭,指一种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苦行和轮回。因此“涅槃”一词对应佛家。
C 项:“齐物”一说来自《庄子》,在《庄子》一书中有“齐物论”一篇。因此“齐物”应与道家相对应。“中庸”既可以指儒家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的道德标准,也可以指儒家经典之一,因此“中庸”一词与儒家相对应。“正名”即“纠正名分”,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因此“正名”一词对应儒家。
D 项:“四谛”是佛教基本教义之一,指苦、集、灭、道四谛。“谛”为佛经中所指的“真理”。所以“四谛”应与佛家相对应。“五行”包含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即“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道教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因此,“五行”一词对应道家。“三纲”通常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与“五常”合称为“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三纲”与儒家相对应。
2022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即将开始!如各位考生有任何问题,可在联系浙江华图官方热线或在浙江华图公众号下留言问题,浙江华图会竭力为您提供公考相关服务,也请持续关注浙江华图官网,浙江华图会及时更新公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