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开始浙江省考的笔试了,浙江省考笔试共分为申论和行测两个科目(考试类别为优秀村干部类为行测和综合应用能力),申论、行测考试满分均为100分,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021年12月12日,公安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2021年12月11日。目前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经结束,明日开始进入缴费阶段。考生们可以保存下方图片扫描二维码,进入缴费入口。
*距离2022浙江省考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图图怎么会缺席你们的冲刺阶段呢?近日的热点素材奉上!行测小技巧奉上!祝你们都顺顺利利上岸呀~
[一、今日分享]
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普法重点,从群众生活入手,讲群众听得懂的话,在实时普法、公益普法、精准普法上下足功夫
普法工作不只是以通俗的语言向公民解读法律的内涵,更需要在法治实践全过程同社会公众保持良性互动。每一个个案公平正义的实现,都是法律权威的最佳证明
行走在北京西长安街,法治漫画和法律故事文化墙随处可见;在湖北恩施,公安机关将反诈知识与传统民歌结合,群众喜闻乐见;辽宁搭建说事、议事、调事平台,推动法治乡村建设……来自基层一线的探索实践,成为全国普法工作的生动缩影。
全民普法和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自1986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实施完成7个五年普法规划,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是我国“七五”普法实施完成,“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实行,法治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2020年全国社会心态调查综合分析报告”显示:当自己或家人遇到不公平事情时,选择“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的居第一位,比2016年提升3.7个百分点。这表明,全面依法治国迈出坚实步伐,人们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不断提高,“遇事讲法、遇事找法”逐步成为全社会共识。
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持续开展全民普法,是人类法治史上的一大壮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迫切要求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今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对“八五”普法作出全面部署,成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夯实全面依法治国根基的重要举措。
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七五”普法取得的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人民立场,做到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八五”普法规划特别强调,以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工作着力点,形成法治需求与普法供给之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和力量。普法是最应该接地气的,落实好“八五”普法规划,就要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普法重点,从群众生活入手,讲群众听得懂的话,在实时普法、公益普法、精准普法上下足功夫。
普法工作不只是以通俗的语言向公民解读法律的内涵,更需要在法治实践全过程同社会公众保持良性互动。每一个个案公平正义的实现,都是法律权威的最佳证明。如果通过正常程序得不到公平正义,群众对法治就会不信任、不放心。要以实际行动让群众相信法不容情、法不阿贵,只要诉求合理合法,就能通过法律程序得到公道。“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正义可期待、权利有保障、义务须履行。当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照进现实,成为最好的普法教材,法治精神就会深入人心。
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法治,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尊崇法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开展好新形势下法治宣传教育,就要坚持守正创新,完善制度机制,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到全民普法工作全过程,落实到“八五”普法工作各方面,让法治信仰在人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2日 05 版)
文章来源: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1/1112/c1003-32280147.html
文章原标题:让法治成为全社会共同信仰(人民时评)
[二、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练习]
古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与“胡蜂效应”___,两者都告诫要特别注意初始条件。对微小差别应该保持高度的灵敏度和警觉性。事物发展发展结果往往对初始条件具有较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其细微的改变,都会在系统后期出现___,从而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题来源:步知刷题APP )
A、殊途同归 问题
B、不谋而合 歪曲
C、异曲同工 偏差
D、大同小异 编译
试题类型:选词填空
选项类型:单选题
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C
本题属于实词和成语辨析题。第一空,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到同一个目的地。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表演得同样精彩;比喻不同的做法或说话取得同样的效果。不谋而合:没有经过商量而见解一致,一般指人,用在此处不合适。大同小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大部分相同,小部分略有差异,文中不是强调事物本身差异,而是强调结果相同。根据“两者都告诫要特别注意初始条件”可知文中只是两句话的说法不同,而不是方法不同,符合句意的是“异曲同工”。第二空,依据“初始条件的极其细微的改变”可知后一空处“偏差”一词较为贴切。故答案为C。
2022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即将开始!如各位考生有任何问题,可在联系浙江华图官方热线或在浙江华图公众号下留言问题,浙江华图会竭力为您提供公考相关服务,也请持续关注浙江华图官网,浙江华图会及时更新公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