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开始浙江省考的笔试了,目前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经结束,正式进入了缴费确认阶段。考生们可以在2021年11月17日9:00-2021年11月19日17:00至浙江公务员考试网进行缴费,也可以保存下方图片,扫描二维码进入缴费入口。
*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022年浙江省考笔试就要开始啦!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还有多少仍待解决的问题呢?今天图图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行测、申论相关的知识,同学们多看多学,考试时遇见不会慌。
[一、今日分享]
一、常见失误题之意图题的问题类
食品药品安全追溯体系是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对可能存在的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发出预警的一种制度。它之所以被一些国家广泛采用,是因为一方面能降低监管部门信息获取成本,提升监管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倒逼企业提高安全意识,主动进行风险控制。这项制度已引进我国多年,并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动规划中。但在实践中,区域分割、部门分治等问题仍比较突出,没有形成高效的地方联动、部门合力,对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缺少整体效果。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追溯体系有重要价值
B.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
C.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追溯制度仍有待完善
D.多方合作是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关键
【错误解析】B
分析完文段找到主旨句后发现是主旨句是一个问题,应该选对策,于是看到B选项是对策项,直接选择B选项。
【华图解析】D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介绍了食品药品安全追溯体系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发出预警的一项制度,接着阐述了这项制度的作用和意义。然后指出我国引进了这项制度。最后通过转折词“但”引出问题“区域分割、部门分治等问题仍比较突出,没有形成高效的地方联动、部门合力,对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缺少整体效果”,意图题优选针对问题的对策,故“多方合作”是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的关键。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重要价值”为转折前的内容,非重点。B项:“加强监管”的对策不恰当。C项:文段强调的不是制度不完善,而是缺乏多方的合作,C项对策不当。
通过这道例题想要告诉大家,考试时遇到意图判断题的问题类可不要太激动,一看到对策项就直接选择,一定要认真看完选项,是否为针对问题的合理对策,如果对策并不能解决题干中的问题,那么这就是错误的对策项,不能选择。
二、常见失误题之排序题
①因为乡村是熟人社会,乡里乡亲知根知底,失信一次得不偿失
②让现代信用体系在乡村茁壮成长,激发“三农”发展的新动能
③其实,信用对于广袤农村而言,并不陌生
④可以说,农村信用“土壤”肥沃,前景广阔,关键要用现代理念去培育、引导
⑤从讲“人情”、讲“情面”变为更注重市场公认的契约、规则
⑥面对市场经济需求,不仅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信用信息征集、创新信用服务、强化信用意识,也需要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保障,久久为功,完善农村信用软环境
将以上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A.②①③⑥⑤④B.⑤④②⑥③①
C.⑥⑤②①④③D.③①④⑥⑤②
【错误解析】B
观察选项特征,发现③句的“其实”属于关联词的后半部分,不事宜放在首句,排除D项。⑥句的“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信用信息”属于对策的表述,不适宜放在首句,排除C项。然后从①句中的关联词“因为”入手,确定③①捆绑,选择B项。
【华图解析】D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⑥句的“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信用信息”属于对策的表述,不适宜放在首句,排除C项。A项、B项和D项均围绕“信用、契约”的话题展开,可先保留。
第二步,对比A项、B项和D项。发现①句和③句顺序不同,即确定①句和③句前后顺序即可。根据行文脉络,应该先提出“信用不陌生”观点,再解释说明,所以③句应在①句之前,排除A项。对比B项和D项,确定③①是放在段首还是段尾,根据⑥⑤②提出对策可知,③①应该放在段尾,排除B项。
因此,选择D选项。
通过这道例题想要告诉大家,弱转折在排序题里可以做句首,大家千万不要看到关联词的后半部分直接排除该选项。再次回顾弱转折的关联词有:当然、其实、只是、事实上、实际上。
三、常见失误题之逻辑填空题
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与新闻有如隔世兄弟,________。历史作为事实的记载,往往和文学相互补充,而文学的天赋是想象、虚构和夸张。因此,沾上了文学的历史与新闻就像到了岔路口,不光是________、可能还会走向对立。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情同手足前途未卜
B.一脉相通分道扬镳
C.唇齿相依互不相容
D.休戚与共各行其是
【错误解析】C
根据第二空后的“、”和“还”判断为并列关系,第二空所填成语应与“对立”语义和程度相近。C项“互不相容”指不能相容的性质或状态,符合文意。验证第一空。“唇齿相依”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与前面的“隔世兄弟”能够形成并列关系,符合文意。
【华图解析】B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不光是......可能还”可知,逻辑关系为递进,第二空所填成语应与“对立”语义相近且程度更轻,再根据提示性信息“岔路口”可知,B项“分道扬镳”符合文意,意为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A项“前途未卜”指将来的光景如何难以预测;C项“互不相容”指不能相容的性质或状态;D项“各行其是”比喻各搞一套。三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C项和D项。答案锁定B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一脉相通”指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与“隔世”相呼应,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情同手足: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唇齿相依: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休戚与共:指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通过这道例题想要告诉大家,在逻辑填空题里面看到“还、也、又”一定要注意,“还、也、又”单用表示并列关系,但是如果和“不但、不仅、不止、不光、非但、除了”合用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在逻辑填空题里前后语义和程度一致,而递进关系在逻辑填空题里前后语义一致,但递进后的程度比递进前程度更重。所以大家一定要留意。
最后,希望大家注意这些常见失误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认真备考,取得好成绩!
[二、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练习]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这段文字意在:
A、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本观念
B、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之福祉
C、呼吁人民群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D、揭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答案:B
题目解析:
文段首先通过一个名言警句强调要重视民生,并指出环境就是民生。接着表示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都是为了民生,并通过“既要...也要...”的句式进行具体说明。然后从生态方面阐述如何满足民生需要。即文段主要阐述的是生态环境与民生之间的关系,强调良好生态环境对民生的重要性。观察四个选项,B选项强调良好生态环境对于民生的重要性,符合文意。
A“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本观念”无中生有,且没有提到核心话题“民生”,排除。
B“呼吁人民群众参与”在文段中没有阐述,排除。
D选项内容重点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文段强调的是环境与民生之间的关系,不符合文意,排除。
(民之所好好之, 民之所恶恶之的意思是说老百姓所喜欢的就大力提倡、发扬,老百姓所厌恶的就予以抵制、杜绝。)
故本题答案为B。
原文出自:《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22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即将开始!如各位考生有任何问题,可在联系浙江华图官方热线或在浙江华图公众号下留言问题,浙江华图会竭力为您提供公考相关服务,也请持续关注浙江华图官网,浙江华图会及时更新公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