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开始浙江省考的笔试了,目前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经结束,正式进入了缴费确认阶段。考生们可以在2021年11月17日9:00-2021年11月19日17:00至浙江公务员考试网进行缴费,也可以保存下方图片,扫描二维码进入缴费入口。
*距离2022浙江省考笔试只剩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同学们都复习地如何了?知识有没有掌握牢靠?素材有没有一直在积累?图图这里给大家准备了许多行测小知识,也整理出了一些申论热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一、今日分享]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办好家庭教育,关乎孩子健康成长,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前不久,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树立起重视家庭教育的鲜明价值导向。
近年来,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也要看到,一些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有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是关起门来的私事,其他人不能干预。这部新法的颁布表明,家庭教育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家事”,而是纳入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
如此,家庭教育就具备了法律的强制性。家庭教育促进法划出了底线,不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采取怎样的方法、教授怎样的内容,都不能与之相悖。比如,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等。
另一方面,这部法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教育引导。家庭教育多种多样,哪些内容是合适的,哪些方式是正确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作出了一些引导性规定。比如,教育未成年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加强亲子陪伴,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等。这些对于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提升公众的道德水平、法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当然,家庭教育不仅需要家庭负责、国家支持,还需要学校的配合、社会的协同。从学校方面来看,家庭教育促进法厘清了家庭与学校的界限,贯彻了“双减”文件精神,有助于改变家庭是课堂延伸、家长是老师助理的状况。从社会方面来看,应做好社会协同,一些机构应积极主动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立法迈出了关键一步,接下来要切实抓好落实。比如,政府各部门共同管理模式下,如何分工明确;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如何正常运转;家校沟通过程中,矛盾处理机制怎样建立。相信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落细落实,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将会更好地形成合力,为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8日 05 版)
文章来源:http://cpc.people.com.cn/n1/2021/1118/c64387-32285326.html
文章原标题:为家庭教育提供法治引导(人民时评)
[二、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练习]
[资料二]
近日,特拉维夫大学宣布该学校实验室3D打印出了一颗“心脏”,该心脏不仅具有外形,还有细胞、血管和其他支撑结构,甚至可以像心脏一样收缩,但长度只有2.5厘米。该实验团队负责人说:“与过去相比,这项研究成果的突破点在于,这不仅是一个外观打印的心脏,而且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患者自己的细胞和生物材料3D打印出的三维血管化的工程心脏,也就是具有血管组织的三维人造心脏。”而在此之前,科学家只成功打印出没有血管的简单组织。
负责人补充道:“打印心脏的原料是从病人身上提取而来。我们从网膜组织中提取细胞,对其进行编辑,使之成为干细胞,再将其转化为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另外,提取非细胞组织,转变为一种‘个人特有的凝胶’来充当打印‘墨水’,这些由糖和蛋白质构成的材料能够用于3D打印复杂的组织模型。随后利用组织工程学的原理,在支架中填充细胞,以此让细胞得以更好地再生。”他说,该实验室使用的“打印原料”和“黏合胶水”来源于患者自身,对于成功构建组织和器官至关重要,这意味着由此打印出的心脏移植进本人身体后不会产生排异反应。而目前心脏移植术后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主要与排异反应有关。
如此看来,若特拉维夫大学的技术手段能在未来的人体试验阶段被证明有效,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排异问题,那确实将会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心脏体积大、细胞种类繁多,全体心肌细胞需要几乎同时收缩,才具有功能。心脏的跳动是因为心肌细胞都被紧密地连在一起,细胞产生的电信号使大批心肌细胞共同收缩。而且为使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协同收缩,心脏本身还有一套特殊的传导系统。虽然在体外生产几千万个心肌细胞并不困难,但是即便心脏被3D打印出来了,能不能跳是一回事,到底怎么跳则是另一回事。以临床病症为例,心室纤颤就是因为心肌细胞不能同步跳动。一旦跳动不同步,心脏就会瞬间失去泵血功能,导致病人死亡。
特拉维夫大学此次打印出的心脏,还未能使大批细胞同步跳动并产生足够的力量。该负责人对此次实验的一些遗憾也并不讳言,“受限于我们3D打印机精度的问题,目前还不能打印出心脏上的所有血管,而且该心脏也不具有泵血功能”。3D打印出的这颗心脏,距离应用于动物实验,也长路漫漫。
那么,为何特拉维夫大学团队打印出的心脏不能整齐地跳动?3D打印一个心脏到底难在哪里?答案与地球重力有关。“3D打印的黏附力不足以支撑心脏或肾脏这种大器官,地球重力会造成细胞间的撕裂”,哈佛大学一位研究员说,“生物3D打印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生物材料和重力对3D打印细胞的影响”。
生物3D打印小型器官模型是可行的,一旦打印真实尺寸的器官模型,由于细胞间的支撑力和黏合力有限,可能出现两个后果:一是下层细胞因受到上层细胞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垮塌;一是即便没有垮塌,在转移过程中,上层细胞也会因无法承受下层细胞的重量而产生撕裂。
总而言之,由于重力的存在,3D打印心脏的细胞间缺乏紧密联系,这会影响心脏的跳动,该心脏也就无法具有正常的泵血功能。但是,即便重力问题解决了,心脏可以整齐跳动了,3D打印心脏仍有难题未能克服——只有血液源源不断供给,打印的器官或组织才能长时间存活。如何建立血管网络,还没有明确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脏本身需要全身血液的10%左右来供养,一旦离开血液,所有器官都只能在4℃低温的状态下“熬着”,如果打印细胞需要37℃体温,几乎没有时间完成打印,因为先打上的细胞在打印还没完成时就会因缺氧而死去。这一切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于这颗3D打印心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血管组织
B、理论上不会产生排异反应
C、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来源于患者
D、“黏合胶水”由编辑成的干细胞转化而来
答案:D
题目解析:
A根据第一段“...3D打印出的三维血管化的工程心脏,也就是具有血管组织的三维人造心脏”可知,这颗3D打印心脏具有血管组织,选项表述正确。
B根据第二段后半部分“这意味着由此打印出的心脏移植进本人身体后不会产生排异反应”可知,选项表述正确。
C根据第二段开头“打印心脏的原料是从病人身上提取而来,我们从网膜组织中提取细胞...再将其转化为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可知,选项表述正确。
D根据第二段“打印心脏的原料是从病人身上提取而来...另外,提取非细胞组织,转变为一种‘个人特有的凝胶’来充当打印‘墨水’”可知,“黏合胶水”提取于非细胞组织,并不是由编辑成的干细胞转化而来,选项表述不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答案为D。
原文出自:《3D打印一颗心脏,到底有多难?》
2022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即将开始!如各位考生有任何问题,可在联系浙江华图官方热线或在浙江华图公众号下留言问题,浙江华图会竭力为您提供公考相关服务,也请持续关注浙江华图官网,浙江华图会及时更新公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