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缴费通道将于今日(11月19日)17时关闭!还未缴费的考生要抓紧时间了,千万不要错过了缴费时间,痛失了考试机会!广大考生可以扫描下图二维码,进入2022年浙江省考缴费入口!
*距离2022浙江省考笔试只剩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同学们都复习地如何了?知识有没有掌握牢靠?素材有没有一直在积累?图图这里给大家准备了许多行测小知识,也整理出了一些申论热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申论热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为官一任,理当有肝胆、有作为、有担当。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拿出勇于任事的担当精神、不避风险的磊落态度,敢于担当作为、勇于建功立业。
“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那么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担当作为。”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推进改革发展任务复杂艰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如何在稳增长的同时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如何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如何继续推进乡村振兴……这些工作,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都需要担当作为、敢闯敢试。改革发展走到今天,“低垂的果子”都已经摘完,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都需要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由此出发,更能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的深意所在。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党员干部要把担当体现在作为中,用苦干实干来体现担当,用实际成效来检验担当。如果只表态不表率、只挂帅不出征,那就是不作为,更谈不上担当。平心而论,党员干部在一定的岗位上,都有许党报国的梦想,都有干事创业的愿望,但为什么不作为、慢作为等作风之弊仍然存在?从根本上讲,不作为还是因为不敢担当,怕担风险、担责任。广大党员干部应该认识到,如果采取“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明哲保身态度,因为不敢担风险而索性不作为,那耽误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损害的是民生福祉。机遇稍纵即逝,时间从来不等人,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作为,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敢于担当,就要不避风险,不惧非议。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这样鼓励干部:“只要是为了发展、为了群众就大胆去干,有责任我来担。”这就体现着一种敢闯敢试、敢担风险的担当精神。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改革发展中的很多新问题往往无先例可循,需要探索新路径、尝试新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难免出现难以预料的风险,如果一遇到困难和风险就戛然而止,那就无法推进改革创新。“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惟有在矛盾冲突关口敢于挺身而出,在危机挑战面前敢于迎难而上,方能蓄积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闯劲,领头向前、冲锋陷阵的拼劲,砥砺奋进、百折不挠的韧劲。
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我们共产党人激发能作为、敢担当的精气神,保留着那么一股子气呀、劲呀,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08日 04 版)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练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群众工作中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做群众工作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
②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集体决策
③政策执行向群众做好宣传说服工作,认真听取群众意见
④衡量党和政府工作好坏的标准是看有没有与群众商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题目解析:
①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当先生来请教,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理解正确。
②充分发扬民主。凡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交给群众讨论酝酿,认真听取他们的看法,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理解正确。
③决定重大事情要同群众商量,政策执行、布置工作任务要向群众讲清道理;经常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群众负担。理解正确。
④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党和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而不是看有没有与群众商量。理解不正确。
所以正确的为①②③。
故本题答案为A。
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缴费通道将于今日(11月19日)17时关闭!最新的报名缴费数据即将公布,浙江华图也将在第一时间更新官方报名缴费数据,广大考生可以关注浙江华图公众号或浙江华图官网,随时了解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