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招考信息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2022国考_2022年国考准考证在哪里打印

浙江华图 | 2021-11-23 13:51

收藏

  【图书课程】【直播网课】【联系我们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1年10月14日发布,国考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21年11月22日0:00至11月28日12:00,笔试时间为2021年11月27日-11月28日。国考准考证打印入口今日已开启,同学们可以直接点击下方图片进入浙江考区准考证打印入口打印自己的准考证。

*

  

 

  这周日(11月28日),就是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了!同学们都复习得怎么样了?许多同学都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行测的练习上,但是同学们要记得申论也是需要大家不断积累,才能在考场上“下笔如有神”的!在最后的一周里,图图给你整理了一些申论素材,一起来看看吧~

  >>>今日分享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灿烂文明。今天,美在中国有了更加多元、开放、包容的形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不妨从教育引导年轻人热爱艺术开始。当代中国,各种艺术形式和多种艺术风格碰撞交汇,琳琅满目。在“雪如意”“冰玉环”等冬奥会场馆,可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欣赏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透过敦煌壁画,可以感受中西文明交融的历史,体会不同文明交相辉映的魅力……年轻人通过认识和理解中华大地上的优秀艺术作品,可以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引导年轻人接近、欣赏中国文艺作品之美,有助于赓续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学传统中,古代先贤们秉承“德艺双馨”“艺品如人品”等理念,将优秀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融入美学的内容与形式之中,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呈现出来,感染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比如,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赤诚的家国情怀和昂扬的精神面貌;在《千里江山图》中,能领略锦绣河山的壮丽和创作者纯真质朴的爱国之情。新时代的年轻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先天的亲近感,引导他们接近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有利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作为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我们在引领年轻人欣赏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的时候,要更加注重强调作品的格调品位、精神高度、爱国之志,等等。比如,通过欣赏海峡两岸各持半部的《富春山居图》,坚定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心。作为美的创造者,当代年轻人也在积极记录这个时代和它的独特之美。在他们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更开放多元、更具时代感的艺术表达。比如,有关怀农民工、留守儿童生活状态的作品,有表现“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神舟飞船等重要成果的新山水画、新静物画,还有体现新时代年轻人新风貌的影视作品,等等。这充分说明,接近美、欣赏美,涵养“美丽心灵”,才能发现美、创造美,用心用情拥抱美好时代。

  引导年轻人对美的追求,有助于以美为媒,沟通世界。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欢迎并接纳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对美的追求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我们相信,更懂得欣赏自己国家、民族之美的年轻一代,也是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美的使者。培养年轻人懂得欣赏中国之美,让他们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连接中外,并把这种精神和气质传递到全世界,一定能让世界更多更好地听到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从心底欣赏中国之美。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8日 15 版)

  文章来源: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1/1108/c1003-32275890.html

  文章原标题: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新论)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练习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方面有很多鲜活生动的事例。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________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势利导 泽被后世

  B、因地制宜 经久不衰

  C、顺势而为 利在千秋

  D、物尽其用 历久弥新

  答案:A

  题目解析:

  本题可从第二空破题。【泽被后世】指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经久不衰】指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或幼年期到成年期之间的时期的精神特征;青年人的活力或朝气。【利在千秋】指做一件事情,而其所产生的利益将惠及千秋万代。【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根据横线处的“不但...而且”可知,横线处词汇与造福当时构成递进关系,则横线处要体现造福的面更广、时间更久的意思。经久不衰没有体现“造福”或“有益”的意思,排除B。历久弥新强调保有活力和价值,不能与“造福当时”形成递进关系,排除D。泽被后世强调对后世也有好处,利在千秋强调利益惠及后代,均可以“造福当时”形成递进关系。

  第一空:【因势利导】指顺着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相应的妥善措施。【顺势而为】指做事要顺应潮流,不要逆势而行。【物尽其用】指充分发挥各种东西的功用。

  横线上词语搭配“大型生态水利工程”,对应前面“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即大型生态水利工程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建设而成的,即横线处要体现因为规律或地势特点不同而进行建设的意思。对比AC,因势利导可以体现根据具体的发展趋势而加以引导的意思,与前文内容相对应,A符合语境;顺势而为侧重强调的是顺应潮流,即潮流趋势怎么走就怎么做,不能体现根据规律和地势特点进行建设的意思,排除C。

  故本题答案为A。

  原文出自:《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即将开始!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放!如各位考生有任何问题,可在联系浙江华图官方热线或在浙江华图公众号下留言问题,浙江华图会竭力为您提供公考相关服务,也请持续关注浙江华图官网,浙江华图会及时更新公考信息。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