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招考信息

首页 > 浙江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浙江公务员考试_浙江省2022年省考缴费人数即将公布

浙江华图 | 2021-11-24 14:10

收藏

  【图书课程】【直播网课】【联系我们

*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开始浙江省考的笔试了,浙江省考笔试共分为申论和行测两个科目(考试类别为优秀村干部类为行测和综合应用能力),申论、行测考试满分均为100分,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021年12月12日,公安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2021年12月11日。目前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缴费阶段已经结束,本次浙江省考的缴费人数将于近日发布,考生可以关注浙江公务员考试录用网,也可以关注浙江华图查询,浙江华图将会为广大考生及时更新省考各相关讯息。在此之前,考生们可以点击下方图片,观看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纪律宣传片。

*

  

 

  距离2022浙江省考笔试只剩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同学们都复习地如何了?知识有没有掌握牢靠?素材有没有一直在积累?图图这里给大家准备了许多行测小知识,也整理出了一些申论热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今日分享

  北京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12345热线全天候响应,让群众好办事、办成事;上海探索城市数字治理“最小管理单元”,努力实现从“感知一栋楼”向“联接一条街、智能一个区、温暖一座城”的目标推进;深圳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老旧城区改造、农贸市场管理等工程,提升人居环境……近年来,我国不断探索超大城市的治理之道,以绣花功夫实现大城善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超大城市,即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超大城市有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7个城市。超大城市的现代治理,涉及经济运行、生态环境、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无所不包。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而言,治理又是具体细微的。小到一个井盖、一块绿地,大到一条街道、一个社区,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如何在宏观维度让超大城市运转更加良好有序,同时在微观层面不断提升人们的居住感受,考验着城市治理的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从各地实践看,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必须下足绣花功夫,用细心、耐心、巧心,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以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机制为例,群众办事最关心的是能不能办成,怎样更便捷。12345整合了54条热线,北京各区、各部门、343个街道(乡镇)、市属44家国有企业全部纳入接诉即办体系。群众反馈,“12345真管用,办事不出门!”12345看着是个号码,实际是个系统:一个小组抓统筹,一条热线听诉求,一张派单管到底,一份卷子压责任,一套机制促提升。为了固化经验,《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已通过并实施,使这一改革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探索大城善治之道,需要以精细化治理焕发城市之美,以人性化尺度呈现城市的温度,以共商共建共享凝聚治理合力。比如,为了让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上海“一网通办”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全覆盖,持续推动流程再造、数据共享。以孩子出生事项办理为例,环节从22个缩成2个,办理时长从近百天减至不超过20天,从跑多次变成最多一次甚至零次,体现了城市治理中的人文关怀。为了“高效处置一件事”,“一网统管”接入50多个部门的198个系统、1000多个应用,推动“协调”变成“协同”。同时,利用遍布全城的泛感知设备和千万级的城市治理“神经元”,上海能为城市实时“体检”。进入冬季,往年曾是结冰点的几座桥上,安装了路面结冰传感器,只要路面温度降到2摄氏度,应急人员和工程车辆就会接到报警,马上采取防滑措施。这些治理举措,体现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

  回答好大城善治的时代课题,离不开把握超大城市的具体特点和发展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这需要观念的升级、制度的完善,也需要技术的支撑、群众的参与,从而确保城市自然生长和有机更新始终处于有序适度、生机勃勃的状态,进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9日 05 版)

  文章来源:http://cpc.people.com.cn/n1/2021/1119/c64387-32286332.html

  文章原标题:以绣花功夫实现大城善治(人民时评)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练习

  在历史研究中,实证主义强调________,认为史学家是反映历史的镜子,其职责仅限于对史料进行严格考证、挑选和排列,让史料自身去制造历史,而自己则要________。这种观点忽视了史学家的主观能动性,过去绝对和冷漠,在后续的发展中受到很大质疑。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客观性 置身事外

  B、真实性 不动声色

  C、公正性 秉笔直书

  D、独立性 冷眼旁观

  答案:A

  题目解析:

  本题可从第二空破题,【置身事外】指不参与所发生的事情,似乎所有事物与自身毫不相干。【不动声色】指不说话,也不表露感情的变化,形容沉着、镇静。【秉笔直书】指拿起笔毫不隐讳的写下来。【冷眼旁观】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横线处词汇形容史学家自身行为,根据前文“史学家是反映历史的镜子...让史料自身去制造历史”可知,横线处要体现史学家自己不参与制造历史的意思,即横线处词汇要含有不参与的意思。不动声色和秉笔直书均不能体现不参与的意思,排除BC。置身事外和冷眼旁观均含有不参与的意思,符合文意。

  第一空:【客观性】指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掺杂个人主观的性质。【真实性】指反映事物真实情况的程度。【公正性】指具有公平正直的属性。【独立性】指不受他人影响,具有独立进行思考和完成事情的能力性质。

  根据后文“反映历史的镜子”、“对史料进行严格考证、挑选和排列,让史料自身去制造历史”可知,实证主义强调历史事实本身,而不能掺杂史学家自身的主观想法。客观性和真实性均是强调事实本身,AB项与文意相符。公正性强调公平正直,没有偏私;独立性强调具有独自思考或行动的能力;文段强调的是不能掺杂主观影响,两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CD。

  故本题答案为A。

  原文出自:《“历史通过我的口在说话”与“法官仅为法律之口”》

  2022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缴费已经结束,准考证打印即将开始!如各位考生有任何问题,可在联系浙江华图官方热线或在浙江华图公众号下留言问题,浙江华图会竭力为您提供公考相关服务,也请持续关注浙江华图官网,浙江华图会及时更新公考信息。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