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招考信息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国家公务员局_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_笔试答案

浙江华图 | 2021-11-30 16:54

收藏

  【图书课程】【直播网课】【联系我们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结束了,同学们都考得如何?图图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款对答案的小程序,想要预测下自己笔试分数的同学,可以先行扫码对答案啦~

*

  2022年国考笔试已经结束,图图在这里祝你们顺利上岸!想要继续备考其他公考的同学,图图这里 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练习题,来和图图一起巩固下吧~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练习

  关于儒释道三教异同,古人多有争论。对此,唐代僧人宗密曾在《圆觉经略疏钞》中说:“古来诸德皆判:儒宗_________,道宗_________,释宗___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五常:自然:因缘

  B. 兼爱:良知:涅槃

  C. 齐物:中庸:正名

  D. 四谛:五行:三纲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相关知识。

  第二步,根据《宗密法师圆觉经疏·卷上之二》中:“七宗趣通别者,当部所崇曰宗,宗之所归曰趣。通、别即二。初通者,统论佛教因缘为宗。谓古来诸德,皆判儒宗五常、道宗自然、释宗因缘。”

  因此,选择 A 选项。

  A 项:“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因此“五常”一词对应儒家。“自然”一词有道教中自然哲学的意思,其境界就是一种自然而然、无为而自成、任运的状态,所以“自然”便有无心、无欲、无为等意思。因此“自然”一词对应道家。“因缘”其本身就是佛学术语,其中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条件,缘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条件,有因有缘,必然成果,此果对因来说称为报,就是“因缘果报”。因此“因缘”一词对应佛家。

  B 项:“兼爱”是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是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墨子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因此“兼爱”一词对应墨家。“良知”一词出自《孟子·尽学》,原文是“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意指“天赋的道德观念”,合乎孟子“性善论”的主张,因此“良知”一词对应儒家。“涅槃”一词为佛教用语,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意译为无为、自在、不生不灭,指一种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苦行和轮回。因此“涅槃”一词对应佛家。

  C 项:“齐物”一说来自《庄子》,在《庄子》一书中有“齐物论”一篇。因此“齐物”应与道家相对应。“中庸”既可以指儒家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的道德标准,也可以指儒家经典之一,因此“中庸”一词与儒家相对应。“正名”即“纠正名分”,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因此“正名”一词对应儒家。

  D 项:“四谛”是佛教基本教义之一,指苦、集、灭、道四谛。“谛”为佛经中所指的“真理”。所以“四谛”应与佛家相对应。“五行”包含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即“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道教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因此,“五行”一词对应道家。“三纲”通常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与“五常”合称为“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三纲”与儒家相对应。

  2022国考笔试已经结束,后续笔试成绩、面试进程等相关考试资讯,广大考生可以持续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或浙江华图官网,浙江华图助力您的公考之路!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