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浙江疫情,2022年浙江省考宣布延期,官方还暂未公布延期时间,预计要等这一波疫情稳定后会有新的通知,广大考生不能被打乱节奏,安心备考!浙江华图为广大考生实时关注省考最新消息!
*省考延期,多出来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备考的好时机,浙江华图为大家准备了《考点诊断班》,超多干货助力你的备考之路!快快扫码购买吧!/p>
>>>申论热点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一直以来都有的传统思想,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所成就,然而随着现代社会、技术、思想的不断发展与更替,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已无法跟上时代潮流,“唯成绩论”造成的教育悲剧频频发生,各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依然巨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由此可见,做好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2019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线上教育走入许多百姓的生活中,原本在课室里上课的孩子们不得不在家上网课,利用互联网,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活泼有趣,老师纷纷当起了“主播”。在这个过程中,网课不仅能打破地域的限制,将优质教育资源汇聚起来,在课堂上给孩子学习,还能通过技术将老师的课程在线记录,便于复习,提高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因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我国仍然存在许多偏远及乡镇地区的教育水平比较落后,而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一根网线,就能将优秀的课堂送到山区孩子的眼前,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让“停课不停学”对每一个孩子都可行。
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儿童来说,成长阶段的绝大多数时间就是在家庭和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家校联合,营造好的教育环境十分重要。但当前社会年轻人生活压力大,缺少育儿的时间与精力,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既减轻了孩子补习的压力,也减轻了家长的压力,让家长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孩子成长,承担起家庭教育应有的责任。同时企业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设置健康的工作制度保障青年人有足够的育儿时间、遵循劳动法相关规定,保障产假、育儿真正落实,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少年强则国强”的美好愿景。
树立关心成绩更关心成长的教育观念,避免成材未成人的悲剧发生。从曾经的“药家鑫事件”到近期的“北大弑母案”,这些骇人听闻的案例主角都有着很高的学历,却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仿佛只要成绩好,就一切都好,这样的育儿观念必然是盲目的。教育的本质是成人而不是成材,一个人如果品德败坏,聪明只会被用到邪门歪道上,注定走向失败。因此政府应积极宣传引导,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再“唯成绩论”,在成材之前,先做到成人。家长更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孩子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孟子曾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走好教育的这步棋,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练习
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识,是文明发展的尺度。从古老的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上经贸交往的互通有无,到新时代“一带一路”“两廊一圈”等合作建设的开展,亚洲各国为实现互通发展,战胜挑战,克服困难和艰险。文明交融促进了亚洲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民族的原始闭关状态,亚洲人民借此开阔了眼界、建立了友谊、收获了富足。在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建构的文明互动中,东方文化也与西方文化包容共进,不断迈向人类进步新阶段。“光明来自东方”这句古希腊谚语正是对东西文明交融成果生动而诗意的说明。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
B、文化交融,亚洲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C、“一带一路”,文明传播的通道
D、包容共进,构建东西方文明互动
答案:A
题目解析:
文段开篇提出观点“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识,是文明发展的尺度”。接着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和新时代的“一带一路”“两廊一圈”的例子进行论证,强调交流互鉴对发展的积极作用。最后通过一个谚语强调东西文明交融成果,即再次论证首句的观点。所以文段是典型的“总—分”结构,标题是主要内容的精简表述,即标题要简要体现首句的内容。观察四个选项,A选项最符合文意。
B“亚洲”对应举例的部分内容,非重点,排除。
C“一带一路”是举例部分的内容,非重点,且没有提及核心话题“交流互鉴”,排除。
D“包容共进”“构建...互动”是论证部分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
原文出自:《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
关于浙江省考延期及疫情防控的最新通知,广大考生可以关注浙江华图公众号或浙江华图官网,最新官方消息浙江华图将第一时间进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