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招考信息

首页 > 浙江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浙江人事考试网_2022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延期通知

浙江华图 | 2021-12-13 15:07

收藏

  【图书课程】【直播网课】【联系我们

*

  因浙江疫情,2022年浙江省考宣布延期,官方还暂未公布延期时间,预计要等这一波疫情稳定后会有新的通知,广大考生不能被打乱节奏,安心备考!浙江华图为广大考生实时关注省考最新消息!

*

  省考延期,多出来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备考的好时机,浙江华图为大家准备了《考点诊断班》,超多干货助力你的备考之路!快快扫码购买吧!/p>

  >>>申论热点

  动力电池容量衰减,无法支撑续航里程,换一块新电池却花费不菲。近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亟待破解的课题。

  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看似是一个末端问题,实则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量中的占比已超过11%。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国将迎来第一波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潮,大量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将进入报废环节。妥善做好回收利用工作,不仅能促进电池金属原料的循环利用、减少对源头矿产资源的依赖和环境污染,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还有助于更好激发消费意愿、促进汽车消费,培育壮大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近年来,为应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相关部门接连发布一系列政策举措。今年7月初,国家发改委等联合发布通知,提出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今年8月,工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截至9月底,171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及综合利用企业已在全国设立回收服务网点9985个。也应看到,由于处理成本高、赢利困难、管控不严,在正规渠道之外,仍有不少退役的动力电池流入小作坊,带来安全和环保隐患,这一现象的治理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出手、行业企业同心联手。

  规范竞争市场,“有形之手”须积极作为。破解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难题,规范流向渠道是当务之急。既要管好“增量”,让新增动力电池流向有迹可循,也要约束“存量”,以强制举措限制不正规回收企业的野蛮生长,净化电池回收市场。与此同时,收得进来,更要能用得出去,应进一步明晰梯次利用产品的生产、使用、回收利用全过程的相关要求,并大力培育和支持废旧电池梯次和再生利用的企业“能手”,引导退役电池有序回收利用。

  提升回收效率,“无形之手”须多主体共同发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涉及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生产商、终端利用企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发展好电池回收这一产业,还需上下游企业“多手联弹”。应该看到,无论是抑制灰色产业链生存发展,还是落实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都需要产业链相关企业采取联合行动,维护良好行业生态,培育梯次利用市场,有效开拓电池回收这片蓝海。

  多方出手,是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长远发展“留足后手”。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也必须步入规范化发展的正轨。有关部门应从法规政策、技术标准等方面,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对于相关企业而言,不妨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加速布局相关产业,为自身可持续发展、培育新增长点埋下更多“种子”,在未来新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大显身手。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08日 05 版)

  文章来源: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1/1208/c1003-32302057.html

  文章原标题:破解动力电池回收课题(人民时评)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练习

  [资料二]

  近日,特拉维夫大学宣布该学校实验室3D打印出了一颗“心脏”,该心脏不仅具有外形,还有细胞、血管和其他支撑结构,甚至可以像心脏一样收缩,但长度只有2.5厘米。该实验团队负责人说:“与过去相比,这项研究成果的突破点在于,这不仅是一个外观打印的心脏,而且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患者自己的细胞和生物材料3D打印出的三维血管化的工程心脏,也就是具有血管组织的三维人造心脏。”而在此之前,科学家只成功打印出没有血管的简单组织。

  负责人补充道:“打印心脏的原料是从病人身上提取而来。我们从网膜组织中提取细胞,对其进行编辑,使之成为干细胞,再将其转化为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另外,提取非细胞组织,转变为一种‘个人特有的凝胶’来充当打印‘墨水’,这些由糖和蛋白质构成的材料能够用于3D打印复杂的组织模型。随后利用组织工程学的原理,在支架中填充细胞,以此让细胞得以更好地再生。”他说,该实验室使用的“打印原料”和“黏合胶水”来源于患者自身,对于成功构建组织和器官至关重要,这意味着由此打印出的心脏移植进本人身体后不会产生排异反应。而目前心脏移植术后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主要与排异反应有关。

  如此看来,若特拉维夫大学的技术手段能在未来的人体试验阶段被证明有效,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排异问题,那确实将会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心脏体积大、细胞种类繁多,全体心肌细胞需要几乎同时收缩,才具有功能。心脏的跳动是因为心肌细胞都被紧密地连在一起,细胞产生的电信号使大批心肌细胞共同收缩。而且为使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协同收缩,心脏本身还有一套特殊的传导系统。虽然在体外生产几千万个心肌细胞并不困难,但是即便心脏被3D打印出来了,能不能跳是一回事,到底怎么跳则是另一回事。以临床病症为例,心室纤颤就是因为心肌细胞不能同步跳动。一旦跳动不同步,心脏就会瞬间失去泵血功能,导致病人死亡。

  特拉维夫大学此次打印出的心脏,还未能使大批细胞同步跳动并产生足够的力量。该负责人对此次实验的一些遗憾也并不讳言,“受限于我们3D打印机精度的问题,目前还不能打印出心脏上的所有血管,而且该心脏也不具有泵血功能”。3D打印出的这颗心脏,距离应用于动物实验,也长路漫漫。

  那么,为何特拉维夫大学团队打印出的心脏不能整齐地跳动?3D打印一个心脏到底难在哪里?答案与地球重力有关。“3D打印的黏附力不足以支撑心脏或肾脏这种大器官,地球重力会造成细胞间的撕裂”,哈佛大学一位研究员说,“生物3D打印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生物材料和重力对3D打印细胞的影响”。

  生物3D打印小型器官模型是可行的,一旦打印真实尺寸的器官模型,由于细胞间的支撑力和黏合力有限,可能出现两个后果:一是下层细胞因受到上层细胞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垮塌;一是即便没有垮塌,在转移过程中,上层细胞也会因无法承受下层细胞的重量而产生撕裂。

  总而言之,由于重力的存在,3D打印心脏的细胞间缺乏紧密联系,这会影响心脏的跳动,该心脏也就无法具有正常的泵血功能。但是,即便重力问题解决了,心脏可以整齐跳动了,3D打印心脏仍有难题未能克服——只有血液源源不断供给,打印的器官或组织才能长时间存活。如何建立血管网络,还没有明确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脏本身需要全身血液的10%左右来供养,一旦离开血液,所有器官都只能在4℃低温的状态下“熬着”,如果打印细胞需要37℃体温,几乎没有时间完成打印,因为先打上的细胞在打印还没完成时就会因缺氧而死去。这一切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于这颗3D打印心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血管组织

  B、理论上不会产生排异反应

  C、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来源于患者

  D、“黏合胶水”由编辑成的干细胞转化而来

  答案:D

  题目解析:

  A根据第一段“...3D打印出的三维血管化的工程心脏,也就是具有血管组织的三维人造心脏”可知,这颗3D打印心脏具有血管组织,选项表述正确。

  B根据第二段后半部分“这意味着由此打印出的心脏移植进本人身体后不会产生排异反应”可知,选项表述正确。

  C根据第二段开头“打印心脏的原料是从病人身上提取而来,我们从网膜组织中提取细胞...再将其转化为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可知,选项表述正确。

  D根据第二段“打印心脏的原料是从病人身上提取而来...另外,提取非细胞组织,转变为一种‘个人特有的凝胶’来充当打印‘墨水’”可知,“黏合胶水”提取于非细胞组织,并不是由编辑成的干细胞转化而来,选项表述不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答案为D。

  原文出自:《3D打印一颗心脏,到底有多难?》

  关于浙江省考延期及疫情防控的最新通知,广大考生可以关注浙江华图公众号或浙江华图官网,最新官方消息浙江华图将第一时间进行更新!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