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江省公务员因为近期的新冠疫情迎来了二次延期,目前预测会在省内清零之后14天左右公布延期笔试的具体时间,各位考生可以关注浙江华图教育,监控最新通知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注意事项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含A、B、C、D卷)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从事国家机关工作的潜能。
测查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五个部分。
1、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准确识别、理解和运用字、词语;从语法、语气、语义等方面正确判断句子;概括归纳短文的中心、主旨;合理推断短文隐含的信息;准确理解比较复杂的观点或概念,准确判断和理解短文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等。
2、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对数字排列顺序或排列规律的判断识别能力等。
3、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其中包括对词语、图形、概念、短文等材料的理解、比较、判断、演绎、归纳、综合等。
4、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分析、计算、比较、处理的能力。
5、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历史、国情、人文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申论》(含A、B、C卷)
《申论》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等。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意图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相关内容,提炼材料的主旨,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用简洁、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
(三)《综合应用能力》
主要测查基层农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分析与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测试通常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围绕某个特定话题撰写议论性文章等。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备考技巧
数量备考秒杀技巧2
近几年概率问题考查的越来越多,其中几何概率也随之成为一个小的热点模型。
几何概率的本质非常简单,考试题目难度一般不大,如果掌握了几何概率的本质则很容易拿到这部分题目的分数。
先来看定义: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
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为几何概型。
这个定义的本质其实就是在一个几何维度中,每一个点被取到的机会都一样。
相对于基础的概率公式,把可以计数的“满足条件的情况数”变成了不可计数的“满足条件的长度/面积/体积”,
将等可能事件的概念从有限向无限进行了延伸,也是初中学习的内容。那么几何概率的式就变成了 。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练习
还有5天就是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笔试了!同学们都复习地如何了?知识有没有掌握牢靠?素材有没有一直在积累?图图这里给大家准备了许多行测小知识,也整理出了一些申论热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申论热点
评职称,是一件让不少人发愁的事。解决评上的用不上、用上的评不上等问题,理顺人才评价与人才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职称评审改革的一道必答题。
近日,历经5年的职称制度改革重点任务全部完成,包括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医护人员等在内的27个职称系列的改革指导意见相继出台,涉及8000万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定政策迎来多年未有的大调整,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撑起了一片广阔天地。
职称,关键在于“与职相称”。一段时间以来,职称评价“一尺量”、职称论文“一刀切”、职称晋升“玻璃门”、职称设定“天花板”等现象,在一些行业不同程度存在。有人业务娴熟,却因学历、论文、外语等原因对职称“望洋兴叹”;有人成绩突出,却因评聘脱节导致的“外行评价内行”而遗憾落选;有人技艺高超,却因没有相关的上升通道与职称失之交臂……可以说,这其中既有职称申报上“道道杠杠”的痛点,也有职称评审中“条条框框”的堵点,阻碍人才成长,制约发展潜力。
评职称,就是要评出称职的人,让那些干工作的人、有贡献的人脱颖而出。自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来,对工程、农业等一批职称系列的评审专业进行细分,将动漫游戏、快递工程等新兴职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实行多元化评价方式,对互联网领域的奇才、“怪才”建立评审绿色通道,对翻译、演员、计算机等行业不再做学历要求……种种突破性的安排,让职称制度改革迈出了一大步。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制度,促使职称评价标准回归岗位需求和实际贡献,才能真正把人才评好、用好、管好,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价值导向,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业创新的活力。
职称是衡量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尺,绝不是限制人才发展进步的“紧箍咒”。尽管制度体系不断健全,评价标准逐渐完善,评价机制持续创新,但一些困扰人才的烦心事、老难题尚未完全破解。比如,不唯论文、奖项、学历了,职称评选的量化标准少了,操作空间会不会变大?再如,职称评审权下放了、评审渠道敞开了,人情世故、论资排辈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完全消除。这就意味着,既要破除职称评审的条条框框,更要确保评审环节公平公正、推动改革落地落细,如此才能做好职称评审改革的下半篇文章,为专业技术人才发挥所长、施展才华提供助力。
有网友曾总结自己很多年前的一次参评经历:“不评不甘心,参评特累心,落评更灰心”。随着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逐渐确立完善,类似的情况将得到极大改善。不断提高职称评审的科学性、专业性和针对性,确保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选得出、评得上,这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共同期待,也是激发人才红利的必然要求。
文章来源: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1/0924/c223228-32235663.html
文章原标题:人民网评:让职称评定更加“与职相称”
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最新公告监控正在进行中,广大考生提前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或浙江华图官网获取更多考试资讯,出公告的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公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