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江省公务员因为近期的新冠疫情迎来了二次延期,目前预测会在省内清零之后14天左右公布延期笔试的具体时间,各位考生可以关注浙江华图教育,监控最新通知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注意事项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含A、B、C、D卷)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从事国家机关工作的潜能。
测查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五个部分。
1、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准确识别、理解和运用字、词语;从语法、语气、语义等方面正确判断句子;概括归纳短文的中心、主旨;合理推断短文隐含的信息;准确理解比较复杂的观点或概念,准确判断和理解短文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等。
2、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对数字排列顺序或排列规律的判断识别能力等。
3、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其中包括对词语、图形、概念、短文等材料的理解、比较、判断、演绎、归纳、综合等。
4、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分析、计算、比较、处理的能力。
5、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历史、国情、人文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申论》(含A、B、C卷)
《申论》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等。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意图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相关内容,提炼材料的主旨,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用简洁、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
(三)《综合应用能力》
主要测查基层农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分析与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测试通常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围绕某个特定话题撰写议论性文章等。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备考技巧
数量备考秒杀技巧7
我们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不定方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所谓不定方程是指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个数,且未知数受到限制的方程或方程组。
例如2x+3y=9(两个未知数,一个方程),这样的方程是解不出来具体的解的,
但是我们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把它解出来,所以对于不定方程,
我们主要学习它的解法。我们将不定方程分为简单的不定方程和不定方程组。
一、简单的不定方程
将两个未知数,一个方程这样的方程叫做简单的不定方程,例如2x+3y=9,这样的方程解法有两种:1、代入排除法;2、数字特性法。
1、代入排除法
一般这种题目会有限制条件,比如x和y都是正整数,让我们求其中一个或者是两个未知数的值,这样就可以将选项依次代入去验证另一个未知数能否算出整数,如果不能,就可以将此选项排除。
2、数字特性法
数字特性法用于解不定方程主要有倍数特性和奇偶特性,首先来看倍数特性的应用,以2x+3y=9为例,3y和9这两项都是3的倍数,
那么就可以判定2x也是3的倍数,2又不是3的倍数,所以x一定是3的倍数,这样就可以根据x是3的倍数来选择答案或者排除一些选项。
再来看奇偶特性在不定方程中的应用,还是以2x+3y=9为例,根据两个数的和或差为奇数,这两个数的奇偶性相反这条性质,右边9为奇数,
说明2x和3y的奇偶性相反,2x当中2是偶数,偶数乘以任何数都是偶数,所以2x为偶数,那么3y就是奇数,只有奇数与奇数相乘才是奇数,
所以y是奇数,就可以根据y是奇数来选择答案或者排除一些选项。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练习
距离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笔试仅剩5天了!图图怎么会缺席你们的冲刺阶段呢?近日的热点素材奉上!行测小技巧奉上!祝你们都顺顺利利上岸呀~
>>>申论热点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办好家庭教育,关乎孩子健康成长,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前不久,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树立起重视家庭教育的鲜明价值导向。
近年来,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也要看到,一些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有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是关起门来的私事,其他人不能干预。这部新法的颁布表明,家庭教育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家事”,而是纳入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
如此,家庭教育就具备了法律的强制性。家庭教育促进法划出了底线,不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采取怎样的方法、教授怎样的内容,都不能与之相悖。比如,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等。
另一方面,这部法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教育引导。家庭教育多种多样,哪些内容是合适的,哪些方式是正确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作出了一些引导性规定。比如,教育未成年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加强亲子陪伴,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等。这些对于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提升公众的道德水平、法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当然,家庭教育不仅需要家庭负责、国家支持,还需要学校的配合、社会的协同。从学校方面来看,家庭教育促进法厘清了家庭与学校的界限,贯彻了“双减”文件精神,有助于改变家庭是课堂延伸、家长是老师助理的状况。从社会方面来看,应做好社会协同,一些机构应积极主动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立法迈出了关键一步,接下来要切实抓好落实。比如,政府各部门共同管理模式下,如何分工明确;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如何正常运转;家校沟通过程中,矛盾处理机制怎样建立。相信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落细落实,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将会更好地形成合力,为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8日 05 版)
文章来源:http://cpc.people.com.cn/n1/2021/1118/c64387-32285326.html
文章原标题:为家庭教育提供法治引导(人民时评)
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最新公告监控正在进行中,广大考生提前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或浙江华图官网获取更多考试资讯,出公告的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公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