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报名时间

首页 > 浙江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报名时间

宁波人事考试网_2022浙江省考面试和笔试分值占比怎么计算

浙江华图 | 2022-04-04 21:01

收藏

  【图书课程】【直播网课】【联系我们

*

  2022浙江省公务员因为近期的新冠疫情迎来了二次延期,目前预测会在省内清零之后14天左右公布延期笔试的具体时间,各位考生可以关注浙江华图教育,监控最新通知

*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注意事项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含A、B、C、D卷)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从事国家机关工作的潜能。

  测查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五个部分。

  1、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准确识别、理解和运用字、词语;从语法、语气、语义等方面正确判断句子;概括归纳短文的中心、主旨;合理推断短文隐含的信息;准确理解比较复杂的观点或概念,准确判断和理解短文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等。

  2、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对数字排列顺序或排列规律的判断识别能力等。

  3、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其中包括对词语、图形、概念、短文等材料的理解、比较、判断、演绎、归纳、综合等。

  4、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分析、计算、比较、处理的能力。

  5、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历史、国情、人文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申论》(含A、B、C卷)

  《申论》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等。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意图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相关内容,提炼材料的主旨,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用简洁、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

  (三)《综合应用能力》

  主要测查基层农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分析与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测试通常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围绕某个特定话题撰写议论性文章等。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备考技巧

  数量备考秒杀技巧4

  牛吃草问题是公考数量中一种非常典型的问题。

  由于其特征明显、公式简单,因此这一题型是考生拿分的重要题型。

  但也由于其过于简单,近年来公考中牛吃草问题不再是常客。

  实际上在整个公考数量中,牛吃草问题仍占有一席之地,

  只不过考查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更侧重于对公式的理解,而非使用。

  牛吃草的本质是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可以想象成草以一定的速度在生长,

  牛以更快的速度在吃草,牛吃草总量=原有草量+新增草量。

  其中,牛吃草的总量等于牛吃草的速度乘以牛吃草的时间;

  新增草量等于草的生长速度乘以草的生长时间。因此套用行程问题中的追及公式,

  也就得到了牛吃草问题的核心解法:y=(N-x)×T。

  这个公式中,y代表原有草量、N代表牛的头数、x代表草的增速、

  T代表时间。隐含的假设为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即牛吃草速度)。

  牛吃草典型的考法有抽水机抽水、检票口检票、资源开采等。

  而牛吃草的特征也非常的明显,题干中出现排比句,类似于N1数量……需要T1时间;

  N2数量……需要T2时间……就可以判断为牛吃草问题。

  >>>2022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练习

  距离2022年浙江省考笔试仅剩5天!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还有多少仍待解决的问题呢?今天图图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行测、申论相关的知识,同学们多看多学,考试时遇见不会慌。

  >>>申论热点

  一.热点概况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庆祝这一节日,在当天的各类晚会中,各个卫视争奇斗艳,尤其是河南卫视的《“共时赏月”中秋奇妙游》更是脱颖而出,受到一致好评。这台晚会区别于以前的“潮流,时尚,明星,韩流”等元素,更加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唐宫夜宴》到“水下洛神舞”《祈》,再到《七夕奇妙游》的《龙门金刚》,将中国传统文化节目做成“爆款”,重新刷新了国人对于文化舞台的认知。

  二.各方评论

  @河南日报:“中秋晚会精彩纷呈,让人流连忘返,观看精彩节目的同时,我也深感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责任重大。”要进一步挖掘和培养文艺人才,以文艺助推脱贫攻坚、助力文化振兴。

  @网友评论:大家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眼光也更加挑剔,不在过分追求潮流,反而更加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形式,从这也可以看出大家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讲话: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三.深度解析

  提升文化自信的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是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文化自信的意义

  从国际发展的趋势看,文化自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   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看,文化自信指明了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实践方向。

  从我国要实现由富变强的历史性飞跃看,文化自信是实现这一新飞跃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

  增强文化自信的途径

  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坚持民族的文化认同。

  坚定文化自信,根本要坚持文化的科学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关键要坚持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

  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最新公告监控正在进行中,广大考生提前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或浙江华图官网获取更多考试资讯,出公告的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公告推送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