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相关概念
*省考招考的范围、 对象:
省级机关招考对象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人员。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报考省属单位: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2)浙江省生源或户籍的大专学历人员。
上述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职位,均须取得相应学位。生源地是指经高考,被高校录取时户口所在地。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2023年12月份前后的时间段进行发布,报考今年的浙江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可以关注浙江华图发布的最新公告,提前领取笔试学习资料
>>>考情考务
面试考场其中,组织人事部门派出的考官要占相应多数。多数情况下,坐在中间的为主考官。考场内还会安排计时员、记分员、监督员。
出成绩时间:现场隔位出、答完立刻出(舟山地区是答完立刻出) 时间提醒:剩余2分钟居多
>>>答疑解惑
属于原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做好公务员录用考察工作的通知》(国公局发〔2013〕
2号)规定不得确定为录用人选情形之一的,不宜报考各级机关单位公务员。属于《浙
江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考察工作暂行办法》(浙公通字〔2016〕12号)第十条、第
十一条规定不宜录用为人民警察情形之一的,不宜报考各级公安、林业、司法行政系
统人民警察;村干部在担任村“两委”委员以上职务期间受过处分或在任上述职务期
间对本村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负有责任的,不能报考面向优秀村干部招考的职位。
此外,报考人员不得报考与招录机关人员有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情形的职
位,以及其他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考职位。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公务员
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
同一机关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位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位工
作,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
务工作。”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
子女、甥子女;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
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直接隶属,是指具有直接上下级领
导关系;同一领导人员,包括同一级领导班子成员;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包括上一
级正副职与下一级正副职之间的领导关系。
>>>练习题
2.乡村垃圾治理中,两村交界处,互相推诿扯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题目类型】
人际能力.关系协调
【得分要点】
1、开头
(1)积极接受安排,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并妥善处理
2、措施
(1)调查并核实情况,了解推诿扯皮的原因
(2)因村干部思想重视度不足-阐明危害,督促治理,建立举报制度,纳入政绩考核范围
(3)因两村界限不明-找县土地管理部门重新划分界线,并责令整改
(4)因资金问题-多种方式筹措资金
(5)因人手不足或处理难度大-政府购买保洁服务
(6)加强宣传,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
3、结尾
(1)加强村民环保意识,提升自身应变能力
【参考解析】
当前,农村的垃圾不仅包括剩菜剩饭、果皮等易降解的生活垃圾,也包括农药瓶、地膜等不易降解的工业垃圾。如果不解决两村交界处垃圾治理扯皮问题,会造成“垃圾围村”的现象,严重危害村民身体健康,影响村容整洁。因此,我会积极接受领导的安排,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并妥善处理此种情况。
第一,调查并核实情况,了解推诿扯皮的原因。我会先去找到两村负责垃圾治理的村干部,分别向其了解分界处垃圾推诿扯皮的原因、乡村垃圾治理的困难、垃圾处理的方式等问题,并记录下来。实地调查分界处的垃圾来源、种类、现有垃圾量、清理难度等问题并记录。同时,学习其他兄弟单位面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方式及经验。
第二,分情况治理交接处垃圾。如果推诿扯皮是因两村村干部思想上对于垃圾治理工作重视度不足,我会跟其述明垃圾堆积的危害,提高其思想意识上的重视程度,督促其进行垃圾治理工作,并建立村民举报制度,不定期回访查看垃圾治理成效。在后续工作中,建议领导设立乡村垃圾处理考核制度,对于垃圾处理迟缓、不合格的乡村进行通报批评,把垃圾治理工作纳入群众满意度评价的指标,纳入干部年终政绩考核的范围,从制度层面加强垃圾治理工作。如果推诿扯皮是因两村界限不明,我会找县土地管理部门重新划分两村的地界,并责令两村三天内处理完毕各自负责片区的垃圾,并进行不定期检查。如果推诿扯皮是因资金问题,可采用村民缴纳垃圾处理费、村财政投入、镇财政投入、县级专项拨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吸引企业参与到乡村垃圾治理中,以实现治理体系的市场化。如果推诿扯皮是因处理垃圾的人手不足或垃圾处理难度大,政府可借鉴城市垃圾处理的经验,购买保洁服务,由第三方负责垃圾的回收清运工作,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长效机制。政府派专人负责督查卫生状况,给环卫服务打分。
第三,加强宣传,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做好交接处的垃圾清运工作后,若从根本上减少垃圾产生,应该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请环保部门制作通俗易懂的保护环境及垃圾分类宣传动画,在电视台和互联网播放。村里开展环保宣传讲座,现场分发垃圾分类的小册子、垃圾分类有讲竞答等活动,提升民众的环境保护及垃圾分类意识。同时,推行“垃圾兑换超市”的方法,收集可回收或者有害垃圾。请学校开展关于垃圾分类的教育活动,加强孩子的环保意识,并由孩子带动父母一起保护环境。
总之,对于环保问题,我们应该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在工作上我也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