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单位开展党史教育活动,为了展现工作独创性,防止其他单位效仿,就把策划和举办过程保密。活动结束后再大肆宣传,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党史教育活动对于提升公职人员服务意识,传承红色基因是十分重要的。开展这项工作能注意到差异性,争取独创性是值得表扬的。但是全程保密,结束后大肆宣传的做法,有可能引发过度重视形式而忽视活动本身的问题,这类做法是需要我们提高警惕的。
党史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多年来饱受内容单调、形式古板的诟病。现在重视党史教育活动的独创性,首先能够督促活动组织者大胆创新;其次这种做法能够给参与者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加深学习印象;再次,新颖的形式尤其能够吸引青年人的兴趣,让青年公职人员更主动学习党史,向党靠拢;最后,采取形式多样的党史教育活动,能够在单位中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形成正向工作氛围。
但是在此过程中,组织者过度强调保密性,可能会导致参与者无法提前了解活动的形式内容,既不利于他们提前做好准备,而且也可能导致一些人不能客观认知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影响单位同事参加党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而且,在党史教育活动设计方案上过度保密,也不利于各单位之间相互交流借鉴成功经验,不利于共同推进党史教育朝着新的水平提升。
此外,在活动结束后,过度宣传报道,也容易令外界产生误解,认为政府部门组织党史学习活动,是重形式轻内容,是重对外宣传轻内化于心,这样一来,还有可能影响到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为了切实做好党史教育活动,使之既在形式上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又在内容上可以起到传承、启迪、教育、促进的实际作用,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多种多样的手段:
第一,党史教育要守住本。抓实党史教育,首先要最大限度发挥党史经典的力量。无论形式如何变化,都应该重点学习类似《毛泽东选集》等在内的党史经典资料作为教材,并组织系统性学习,而非碎片化的零散学习。只有如此,才能让当代人接受党史教育时,通过经典重新还原当年的具体情境,整体把握党史进程,从而树立正确价值观,历史观。
第二,党史教育要创出新。抓实党史教育,还应该在方式上与时俱进,可以多借助互联网与现代传媒力量,将党史进行视觉化再现,提升感染力。可以集合优势资源,借助《觉醒年代》《山海情》等引发社会广泛好评的影视剧,对其中精华片段集中观影,集中讨论,集中学习,甚至进行话剧排演,以此加深对党史的感悟与理解。
当前,在全面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如果能守正出奇地抓好抓实党史教育,就能让全党各级单位的工作人员对党的精神谱系系统性梳理,更好地开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