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均论英雄,即以提高“亩产效益”为核心,围绕节约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减排等重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亩产论英雄”,是将农业领域“亩产”概念引入工业领域,进行工业企业效益评价,实质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产出。”2006年,“亩产论英雄”在绍兴柯桥(原绍兴县)起步。这一改革举措,在当时响应了浙江提出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理论指导。当时,为解决要素资源和环境容量短缺日益突出的矛盾,柯桥区(原绍兴县)从导向上入手,致力转变发展理念,将评价标准从原先的“规模”、“增幅”转变为“亩产效益”。即以提高“亩产效益”为核心,围绕节约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减排等重点,建立相应的导向、约束和评价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经过七年的基层探索,到了2013年,浙江全省以柯桥改革实践为蓝本,总结经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启动了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实行与“亩产效益”紧密挂钩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排污费等激励和倒逼政策。次年,这项改革在浙江省内24个县(市、区)进一步推广。2017年开始,因为该项改革在浙江成效显著,江苏、山东等近十个省市陆续效仿,先后在省内的部分市县或园区开展评价工。2018年1月,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指导意见》,决定在用地5亩以上工业企业已经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到2020年全省所有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含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和房地产开发)以及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小微企业园区、特色小镇(不含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全面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