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行测试题

首页 > 浙江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行测试题

行测备考:易错题浅谈

华图教育 | 2023-07-10 16:34

收藏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易错题浅谈

  很多同学说,在做言语题目时,总是在两个选项中徘徊,最终完美错过正确答案。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此类题目,就会发现“话题一致”是出题人喜欢考察的内容之一。围绕主体所展开相关内容的描述就是话题。所以主体意识应该成为一种惯性意识,从而帮助我们排除干扰项,那所谓的主体意识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帮助我们排除干扰项呢?我们通过一道题目全面分析一下。

  【例1】中国历代统治者对户口的管理都极为重视,他们将户口多寡作为国力盛衰与社会治乱的标志,建立了从中央至州、县、乡的完备户籍管理体系。但究其原因,是将户籍作为调派劳役、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以此维护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特权。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烙印,纵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道印痕仍难以抹去。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户籍管理体系的文化背景

  B. 户籍制度存在的历史根源

  C. 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式

  D. 户籍制度对维护政治统治的深远影响

  【答案】A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指出“中国历代统治者重视对户口的管理”,接下来第二句解释重视并且建立户籍管理体系的原因,最后一句对前文进行总结,指出这种“户籍管理体系”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烙印,尽管过去了很多年,这种烙印依然存在。最后一句为主旨句,论述的主体是“户籍管理体系”,并且探究的是“户籍管理体系”与“文化”的关系。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不少同学在做这道题目的时候,会认为选项非常难排除,但是只要我们能看到,文段最后一句对前文进行总结,强调的主体是“户籍管理”和“文化”,那么A\B\C三个选项都没有涉及到主体词“文化”,那么正确选项就轻而易举地选出来了。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