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枸杞”怎能变成“毒枸杞”
一、热点链接
近日,一则关于枸杞的报道让人心惊肉跳。据央视财经记者报道,在青海格尔木、甘肃靖远等地,部分商户为了让枸杞有个好卖相动起了歪心思,或使用焦亚硫酸钠给枸杞“提色增艳”,或干脆直接搭起棚子用硫磺熏。
原本品相不佳的枸杞,在商户的一顿“美颜”操作下,摇身一变成了颗粒饱满、色泽鲜亮的佳品。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果子,实则存在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毒枸杞”被曝光并非首次。早在2019年,就有调查报道曝出了宁夏某地枸杞地下加工黑幕。故事情节也十分相似,同样是个别商户为了让干枸杞看上去更好卖,选择使用工业硫磺或焦亚硫酸钠对枸杞浸泡烘制。这也说明,“毒枸杞”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也可能不止于一地一域。
二、消极危害
1.存在健康风险:焦亚硫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枸杞中残留亚硫酸盐,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亚硫酸盐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对哮喘患者和敏感体质者尤其有风险。长期摄入这些化学物质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消化系统不适或免疫系统受损。
2.破坏营养成分:焦亚硫酸钠和硫黄熏蒸的处理过程会对枸杞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有益成分造成破坏。例如,维生素C和一些抗氧化物质在这些化学处理下会减少,降低枸杞的营养价值。枸杞原本具有提升免疫力、抗氧化等健康功效,但这些有益成分的流失意味着消费者无法充分获得这些保健效果。
3.影响食品安全: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焦亚硫酸钠和硫黄熏蒸方法可能导致枸杞中化学物质的残留,进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这不仅威胁消费者健康,也影响食品的合法性和市场信誉。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导致商户面临法律风险及消费者信任的丧失。
4.造成环境污染:硫黄熏蒸过程可能释放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污染。二氧化硫不仅对空气质量有负面影响,还可能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潜在威胁,破坏生态平衡,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物造成长期影响。。
三、问题的产生的原因
1.监管不严与法律惩罚不足: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可能面临资源和人力不足,导致对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的监管不够严格。同时,法律惩罚和经济处罚可能不够严厉,违法成本低,使得一些商户选择不合规操作而不担心后果。
2.成本驱动与市场竞争激烈: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利润,商户可能使用不合规的添加剂或处理方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商户为了快速获利而忽视食品安全标准,从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3.技术更新滞后与信息透明度低:部分生产企业技术和知识水平滞后,未能跟进最新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技术要求。同时,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低,消费者难以获取关于食品处理和添加剂使用的真实信息,导致无法有效识别食品安全隐患。
4.消费者意识不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了解可能不够全面,对食品添加剂和处理方法缺乏深入了解,难以在购买时做出明智的决策,从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识别和防范不够有效。
四、对策建议
1.加强监管与提升法律惩罚力度: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增加监管机构的资源和人力,确保对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的严格检查。提高违法成本,通过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2.改善成本管理与规范市场竞争:推广合规生产与支持企业。鼓励企业采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生产工艺,并提供财政补贴或奖励支持那些坚持安全生产的企业。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促使商户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标准。
3.促进技术更新与提高信息透明度:推动技术进步与增加透明度。支持食品生产企业引入和应用最新的食品安全技术和管理标准,并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要求企业公开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增加透明度,方便消费者了解食品的真实情况。
4.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开展宣传教育与提供选择工具。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升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处理方法及其潜在风险的认识。开发和推广食品安全检测工具和应用程序,使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和检测结果。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