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国家公务员考试

首页 > 高校就业信息网 > 国家公务员考试

浙江国考官网-舟山人民政府网

浙江华图 | 2022-08-13 10:23

收藏

  【图书课程】【直播网课】【联系我们

  国考相关概念

*

  通俗地说,国考主要是为国家部、委、署、总局等机关招录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科举制度的借鉴与扬弃,古人“学而优则仕”,国考也有题中之意。不过,如今的公务员考试在制度与内容上都经过了极大的改革,在制度设计上能够充分保证公平、公正与公开,在内容安排上也以综合素质为首要选拔条件,要求考生德才兼备,并以德为先,择优录取且考试内容分笔试与面试两部分,只有通过笔试且满足招录的基本最低要求者才能进入面试,其间结合岗位特性还会对考生各项背景条件(学历、专业、工作经历、家庭关系、身体素质等)加以全面的考察了解,以辅助全面判断是否为岗位的合适人选,这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每位考生的考试权利和公平的上岸几率。

*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今年十月份前后公布,对于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应当时刻关注报考公告,多方面获取信息提早开始准备

  >>>考情考务

  成绩计算方法

  进入面试阶段的条件: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选的比例(5:1 或 3:1),按

  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的人选名单。报考者可于 2021

  年 1 月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最低合格分数线。其中,8 个非通用语职位,笔试

  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下同)

  分别占 25%、25%、50%的比例合成。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中国证监

  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

  分别占 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

  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 40%、30%、30%的比例合成。

  总成绩计算方法:未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按照笔试、面试成绩各占 50%的比例合成;

  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按照笔试成绩占 50%、面试成绩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共占 50%的比例

  合成,其中,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一般不超过综合成绩的 15%。

  >>>答疑解惑

  ⑩ 类比推理部分的备考建议

  根据近年来的考试规律,词语之间有的时候还会考查多重关系,比如“生死:存

  亡”两个词,除了两个词语之间是近义词外,还考查“生”与“死”, “存”与“亡”

  是反义词。所以这就要求考生朋友们在备考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熟悉两个词语之间的基本关系。词语之间的关系大方向可以分为外延关系和内

  涵关系,即词语所指代的物之间的关系和词语的语法关系。而在近年的国考类比题中

  词语本身意思,词语结构等语法关系考查比重有所增多,所以建议考生们在做言语题

  或者类比题时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去查查它的意思是什么,这样可以在无形中增加

  自己的词语储备量。类比推理中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词语———成语,成语的考查更加

  广泛,它除了可以考查成语意思之外,有的时候还会考查成语典故,所以大家也要注

  意积累。

  >>>练习题

  3.漫画题:漫画的中间是一位在外务工人员,左边写着“住宿条件”,右边写着“情感寄托”。请根据漫画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类型】

  拓展能力.漫画

  【得分要点】

  1、扣题

  (1)缺少物质生活上权益的保障

  (2)缺少精神生活上思想的丰富

  2、原因

  (1)外务工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难以融入

  (2)城乡二元差异大,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3)国家制度的不完善

  3、对策

  (1)推进乡村振兴

  (2)改革户籍制度,消除户籍障碍

  (3)完善配套支持

  【参考解析】

  在这幅漫画当中,一位在外务工人员左边写着“住宿条件”,右边写着“情感寄托”,他被挤在中间。这幅漫画反映的是目前在外务工人员面临的诸多问题,既包括物质生活上诸如住房、医疗、教育当面的问题,也包括精神生活上诸如家庭关爱、文化关照等思想方面的需求。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以小见大,重视在外务工人员的生存,给他们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让这个群体焕发出更大的活力和创造力。

  之所以会出现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在外务工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知识水平较低,加之长期在农村或小城镇的生活习惯,让他们难以快速融入城市生活,没有文化生活,缺少归属感。第二,城乡二元差异大,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劳动力过剩,导致很多人不得不远离亲人朋友,到大城市寻找工作。第三,国家制度的不完善。虽然我国的跨各省市之间的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但是第一个开放外地人入省的广东开始接纳外地务工者的时间也不过短短30年,面对这样一个新的庞大群体,我们国家对于跨省务工制度还不够健全。我国目前实行的户籍制度是以地缘为基础的,这导致了离开自己出生地的人群出现了“人户分离”的情况。而我国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制度又建立在户籍制度之上,在各省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外出务工人员既享受不到工作地的居民待遇,又因为离开了户口地而难以获得家乡的福利待遇。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以上海为例,2019年上海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就达到460多万人,在外务工人员的问题不容小觑,我们必须多管齐下,多方协作。第一,推进乡村振兴,继续加大对于农村发展的投入,加快农村政策倾斜,加快城镇化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让外出务工人员愿意回乡发展,而不是被迫漂泊。第二,改革户籍制度,消除户籍障碍。全面放开小城镇和部分城市的落户限制,合理制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例如广东省自2012年起开始实行“积分入户”政策,明确申请条件,为在广东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落户渠道。此政策让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有了归属感,也激发了广东省的经济活力。第三,完善配套支持。完善外地人社保体系,帮助他们更好的享受生活保障,应对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各项风险;提供住房支持,完善房屋租赁法律法规;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丰富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精神生活,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等等。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