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相关概念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主要指国务院系统各部门直属或派出的工作机构,如审计署派驻各地的审计特派员办事处、工信部各省通信管理局、民航各区域管理局、各地区海关。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今年十月份前后公布,对于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应当时刻关注报考公告,多方面获取信息提早开始准备
>>>考情考务
成绩计算方法
进入面试阶段的条件: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选的比例(5:1 或 3:1),按
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的人选名单。报考者可于 2021
年 1 月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最低合格分数线。其中,8 个非通用语职位,笔试
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下同)
分别占 25%、25%、50%的比例合成。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中国证监
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
分别占 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
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 40%、30%、30%的比例合成。
总成绩计算方法:未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按照笔试、面试成绩各占 50%的比例合成;
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按照笔试成绩占 50%、面试成绩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共占 50%的比例
合成,其中,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一般不超过综合成绩的 15%。
>>>答疑解惑
12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考察些什么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包括:
1. 准确识别、理解和运用字、词语;
2. 从语法、语气、语义等方面正确判断句子;
3. 概括归纳短文的中心、主旨;
4. 合理推断短文隐含的信息;
5. 准确理解比较复杂的观点或概念,准确判断和理解短文作者的态度、意图、倾
向、目的等。
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练习题
1.有人说攀比是竞争意识的体现,是想超越他人的心态,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此,你怎么看?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观点认知
【得分要点】
1、表明观点
(1)攀比确实具有积极作用
(2)但是如果把握不好攀比的内容和度会产生消极作用
2、论证观点
(1)攀比的积极作用-举例学生攀比学习成绩、获得奖项等;工作人员攀比工作能力等
(2)攀比的消极作用-攀比吃、穿用会造成错误的行为,举例卖肾买苹果手机事件
3、提出做法
(1)切勿让虚荣心驱使攀比心
(2)设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3)设立方向和合适的目标
【参考解析】
有人说攀比是竞争意识的体现,是想超越他人的心态,具有积极作用,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把握不好攀比的度和攀比的内容就会造成思想错误进而导致行为错误,所以我们应全面客观的看待攀比。
积极方面的攀比会促使我们不断努力,向前进步。比如在班级里,同学们攀比学习、攀比获得的奖项、攀比考研等等;在单位里,攀比工作、交际能力;这些积极内容的攀比可以让我们找到与他人的差距,从而促进个人成长,使得我们获得进步。当我们迷茫时,攀比优秀的人,向他们学习乐观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远大的工作目标,我们就会豁然开朗,这样的攀比是有意义的,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攀比的是消极内容,比如在单位里,我们与同事比较的是房子有多大、薪资有多高、消费能力有多强等。另外,如果父母有攀比心理,会影响孩子,进而使得学校也形成攀比之风,孩子们会比较父母的职务、生日的花费、衣服的价格等。这些消极内容的攀比会导致心理产生落差、滋生虚荣心、进而使得思想扭曲,最终导致错误的行为。我依然记得八年前卖肾购买苹果手机的事件。当时的苹果手机是高科技象征,引领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潮流。但是苹果新机的价格比较昂贵,那时拥有一部苹果手机就是“有钱和身份的象征”。有些少年在虚荣心作祟下,盲目地攀比他人,从而出现了卖肾购买苹果手机的事件。
我们都知道这位少年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该如何避免盲目攀比、消极攀比,从而发挥攀比的积极作用呢?我觉得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切勿让虚荣心驱使攀比心。消极的攀比往往是虚荣心造成的,比如女生往往喜欢比较衣服的价格、化妆品的牌子,如果超出消费能力执意购买,则满足了面子,却失去了里子,有时还会对家人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做真实的自己,不盲目攀比。
二,设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当设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后,我们自然不会盲目攀比。就像袁隆平爷爷一样,他的目标就是想让老百姓吃饱,所以他一生致力于科研,生活节俭,从不与人攀比。
三,选定方向,设立合适的目标。与他人攀比时要把握好内容和度。选择能够促进个人成长的方向,并且设立的目标要符合自身实际,如果目标和实际差距太大会导致我们压力过大,也不利于目标的达成。
总之,攀比的作用是双重的,我们要发挥积极作用,避免盲目攀比。在生活中我们要与他人比较节约资源、帮助他人,在工作中我们要与他人攀比工作能力、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实现个人价值等等。如果我们能把握好攀比的度和内容,就能发挥其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