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相关概念
*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务院或国务院系统部委管理、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有公务员编制,如统计局各地调查队、各地气象局、地震局、海监总(支)队。同以上三类机构相比,此类单位仅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界定以示区别,其地位、职权和人员待遇并无不同,且机构性质与工作人员身份可能随形势变化、机构改革而转换。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今年十月份前后公布,对于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应当时刻关注报考公告,多方面获取信息提早开始准备
>>>考情考务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
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
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 5 年的,以及法
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
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
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每年的招录公告中对报考条件都会给出详细的规定,当然现实的情况要比这些规定的情
形复杂得多,若不清楚的,考生可以电话联系相关的招录单位进行确认。一般而言,只要报
考者的实际情况没有触及明令禁止不得报考规定条件的,都是可以报考的。
>>>答疑解惑
报考乡镇(街道)机关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要求年龄18至30周岁(1989年
12月11日至2002年12月11日期间出生,下同)。
报考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职位的,要求年龄18至30
周岁,2021年普通高校硕士以上应届毕业生(非在职)报考人民警察职位的,年龄18
至35周岁。报考省级公安机关、浙江警察学院和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职位的,年龄18
至35周岁,2021年普通高校硕士以上应届毕业生(非在职),年龄18至40周岁。报
考公安机关法医(狱医)职位、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狱医和心理矫正职位的,年龄
18至35周岁。
5. 报考各级共青团职位的,要求年龄18至28周岁(1991年12月11日至2002年
12月11日期间出生)。
>>>练习题
2.本部门领导要去调研,采取“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你作为本次调研工作的负责人,怎么保证调研的效果?
【题目类型】
执行能力.规划事件
【得分要点】
1、目的意义
(1)可以获取真实可靠的“第一手”信息
2、准备组织
(1)询问领导要求,学习相关经验,为制定培训方案做准备,全程做好保密
(2)制定调查方案:调查内容、调查对象及方法等
3、协调控制
(1)明确任务分工,做好保密工作,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4、总结工作
(1)按项目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形成调研报告,向领导汇报
【参考解析】
按照“四不两直”的要求开展调研工作可以让调研者轻松上阵,也可以为调研对象减轻思想包袱,更有利于获取真实可靠的“第一手”信息,为出台科学民主的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作为本次调研工作的负责人,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调研的效果。
第一,询问领导要求,学习相关经验,为制定培训方案做准备。向领导了解此次调研工作的人员安排、调研目的、调研范围及调研时间等关键信息,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兄弟单位组织类似活动的经验。从接到任务开始,严格做好保密工作。
第二,根据前期准备制定调研方案,报领导审批。调研方案主要包括调研内容、调研对象及方法等。保证调研内容的针对性,主要是当前本市重大部署项目的落实情况,包括:乡村振兴、经略海洋、新旧动能转换、防范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及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及存在问题。保证调研对象的广泛性,主要有本市的民政局、海洋与渔业局、工信局、科技局、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财政局、卫健委等部门,以及园区、企业、市民、农户等调研对象,重点听取基层一线单位和群众的意见。保证调研方法的多样性,有常规调研方法,如座谈会、实地走访等,还有非常规调研方法,如暗访、突击检查、随机抽查、回头看复查等。方案制定好之后,报领导审批。
第三,明确任务分工,做好保密工作,及时处理突发状况,确保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保证调研工作在要求时限内完成,我会按照调研范围分成若干组。调研前召开动员会议,邀请领导做动员讲话,明确调研内容及各自负责的调研范围,重点强调注意事项,如做好保密、调研工作的进度把控等,并落实相关责任。全程把控好调研的进程,监督好各小组各人员工作到位。另外,做好应急预案以应对调研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
最后,收集所有调研获取的数据,按照重大部署项目的类别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出当前重大部署项目的进展及存在问题,最后形成调研报告,并在关键事项上做好标注,向领导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