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相关概念
*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务院或国务院系统部委管理、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有公务员编制,如统计局各地调查队、各地气象局、地震局、海监总(支)队。同以上三类机构相比,此类单位仅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界定以示区别,其地位、职权和人员待遇并无不同,且机构性质与工作人员身份可能随形势变化、机构改革而转换。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今年十月份前后公布,对于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应当时刻关注报考公告,多方面获取信息提早开始准备
>>>考情考务
时间节点
国考一年一次,采用网上报名形式,报考人员需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
务员专题网站进行报名(http://www.scs.gov.cn)。报名时间基本固定在前一年的 10 月中下
旬,笔试时间则固定在每年 11 月的第四个星期日或 12 月的第一个星期日,除 2018 年国考
的笔试时间比往年推迟了 2 周外,2019、2020、2021 和 2022 年国考时间安排都较为稳定,
详情见表 2。
各重要节点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参加 2023 年国考的考生,至少应在 2022 年 9 月底
要有意识关注相关资讯,比如华图教育的官方公众号和官方微博,以免错过重要信息,更需
要提醒的是,持续 10 天的报名时间是在最后一天的 18:00,而不是 24:00,记下报名序号以
及完成缴费才算报名成功等等。
另外,报名与笔试时间仅相隔 1 个月左右,国考试题覆盖面广且知识点分散,题量大且
时间紧,断然不可在报名之后才开始备考,而是要提前学习。再看成绩查询时间和开始面试
的时间差,表 2 中的“面试开始时间”即是经常“打头阵”的外交部面试时间,成绩公布一
周左右考生就要参加面试了,十分紧张。其他系统多是在成绩公布一个月后开始面试,结合
面试特点与难度,不仅外在形式要“从头到脚”进行训练,而且答题内容要体现出考生语言
表达、组织管理、协调沟通等多项综合素质,故一个月的时间并不宽裕,需要考生提前着手
准备。
>>>答疑解惑
3. 省属单位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招考对象为:
(1)参加我省“选聘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 (以下简称大学生“村官”)
项目服务满2年,且历年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的人员。
(2)参加团中央选派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我省选派的“大学生志愿
服务山区、海岛、边远地区计划” (原“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 (以下简
称“两项计划”)服务期满、历年年度考核称职以上,且累计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
经历的人员。
>>>练习题
1.现在不少农民在农村开农家乐,对增加收入很有帮助,但是不少农家乐导致农村环境脏乱差。你怎么看?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现象认知
【得分要点】
1、扣题
(1)有利有弊,理性看待
2、分析
(1)问题一: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破坏生态环境
(2)问题二:贪大求快,缺乏特色,“千村一面”
3、解决
(1)树立长远观念,坚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4、总结
(1)风物长宜放眼量,唯有兼顾经济与生态,方可长久
【参考解析】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农家乐作为一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方式,开始风靡全国,在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农家乐扩张式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少不容小觑的问题。需要我们理性客观的看待。
目前农家乐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部分农家乐经营户只讲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搞破坏性开发。忽视农家乐旅游开发的科学性和生态性原则,随意处理生活垃圾,导致乡村环境脏乱差,一些不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加重了生态污染;第二,贪大求快,缺乏特色。大部分地区在兴建农家乐项目时盲目跟风,建筑装饰千篇一律,让不少城市人审美疲劳,觉得全国农家乐都是“千村一面”,体会不到乡村生活原本真实淳朴的乐趣,降低了农家乐的吸引力。
很显然,这种“竭泽而渔”的农家乐经营模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为了纠正农家乐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游客体验、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多管齐下,齐心协力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应树立长远观念,合理开发农家乐旅游资源,坚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这需要农户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农家乐旅游是一项长期项目,经营农家乐的农户应该端正认识,获取经济利益的时候也应兼顾长远发展,对发展乡村旅游抱有乐观态度,不要只把农家乐当成“摇钱树”。要认识到“寅吃卯粮”是不可取的;同时,政府也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发展农家乐旅游的指导,将发展农家乐旅游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整合当地资源,科学规划,制定关于农家乐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和细则,使环境保护有法可依,加强监管,绝不姑息破坏生态环境的经营户。
第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各地区应着重打造特色精品项目,深挖当地文化资源,将当地的文化特色、风俗民情等融入到农家乐中去,在建设风格上也应根据不同地域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的不同进行设计和建造,力求特色突出、鲜明,尽显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摒弃风格单一、求大求洋、建筑“城市化”的倾向,决不能走“公园化、景区化”的老路。
风物长宜放眼量,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发展好农家乐旅游的最大本钱,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处理好发展农村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唯有如此,方可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