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相关概念
*中央党群机关,是党和国家最高级别、最核心层次的领导机关,“党群”是指执政党(中共中央各工作部门)、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部门)、参政机关(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部门)、司法机关(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通称“两高”)。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今年十月份前后公布,对于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应当时刻关注报考公告,多方面获取信息提早开始准备
>>>考情考务
成绩计算方法
进入面试阶段的条件: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选的比例(5:1 或 3:1),按
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的人选名单。报考者可于 2021
年 1 月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最低合格分数线。其中,8 个非通用语职位,笔试
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下同)
分别占 25%、25%、50%的比例合成。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中国证监
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
分别占 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
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 40%、30%、30%的比例合成。
总成绩计算方法:未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按照笔试、面试成绩各占 50%的比例合成;
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按照笔试成绩占 50%、面试成绩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共占 50%的比例
合成,其中,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一般不超过综合成绩的 15%。
>>>答疑解惑
省考的成绩是如何计算的?
2. 省属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等单位人民警察职位按1∶4确定体能测评
对象(其中招考计划3名以上的职位按1∶3确定)。测评对象放弃或不按规定时间、
地点参加的,不再递补。体能测评结束后,招录机关在合格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按
1∶3确定面试对象(其中招考计划3名以上的职位按1∶2确定)。
乡镇(街道)机关招考专职人民武装干部职位,参照上述人民警察职位比例和办
法确定军事技能测评对象和面试对象。
3. 专业技术类职位按1∶5比例确定面试对象,其中须开展体能测评的职位,按
1∶5确定体能测评对象,体能测评合格人员入围面试。
上述1、2、3中出现不足规定比例的,按实际人数确定。
4. 设区市市级以下机关单位的其他职位确定体能测评和面试对象的比例由各市根
据有关规定在公告中明确。
5. 笔试总成绩、面试(总)成绩分别折合成百分制,并按笔试分数占40%、面试
分数占60%合成总成绩。
总成绩的计算公式为:总成绩=笔试分数(百分制)× 40%+面试分数(百分
制)×60%。
报考公安机关执法勤务类职位的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公安专业科目考
试成绩各占40%、30%、30%的比例合成笔试总成绩。
>>>练习题
1.“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请结合家乡的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观点认知
【得分要点】
1、开头
(1)由在城镇化会议上提出
(2)意在加强美丽乡村建设
(3)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
2、分析
(1)家乡生态更加绿色、可持续
(2)乡村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3、对策
(1)政府加大执行力度
(2)民众积极响应
(3)展示乡村活力、生机、朝气
【参考解析】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由在城镇化会议上所提出的观点。2013年这一观点提出以后,各地区有关职能部门努力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使得我们家乡的生态环境、乡村文化有了明显的改善,重新绽放乡村魅力。
一方面,家乡生态要更加绿色、可持续,才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2000年左右,各个微小企业竭泽而渔、鼠目寸光、只注重眼前经济,以损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使得环境急剧恶化。昔日的天蓝、水清、土净,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雾霾、黑水、农药残留物,这甚至使得更多的民众有弃村而逃的念头,幸福指数严重下降。随着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构想的提出。政府有了更积极的作为:重新完善法规,严格标准,提高准入门槛,严格监管,引导企业改进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创新绿色发展模式。比如乡村供暖实施煤改电、煤改气,乡村厕改,垃圾分类回收,统一绿化,整顿养殖业、汽修、钣金喷漆、农药生产、图文广告、化工等多个行业,降低污染;同时,完善各类设施,如垃圾桶、垃圾清运车、改造路况等。现在乡村的天空已经不仅仅是APEC蓝。而是空气清新、河水清澈、环境优美。
另一方面,乡村文化氛围要更加浓厚,投身乡村建设,才能记得住乡愁。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发展模式、乡村记忆、乡村生活理念是更加有魅力的,滋养了每一位乡土百姓。在环境恶化,物价上涨,经济萧条的背景下更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老人、儿童被贴上了留守的标签,乡村发展也没有了活力。传统节日不被重视,传统民俗活动被淡忘,节日氛围稀薄,乡村文化面临着断层的危机。随着政府提出加强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出台了更多的利好政策: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如发展种植业、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工传统工艺等;同时,招商引资,引进企业,鼓励回乡就业。除此之外,更多民生政策向乡村倾斜,医保、社保、户籍制度,完善设施等。使得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了回乡发展的希望,愿意投身于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增加自己收入。并通过建设文化设施,比如祠堂、文化站等,丰富文化活动,比如,举办民俗活动,组织文艺演出,来传承乡村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对此,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建设美丽乡村,不仅在于国家领导人的主张,更在于基层政府的执行,还在于民众的积极响应与配合。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美丽乡村建设,不在于局部,而在于整体,在于持之以恒的展示乡村的活力、生机、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