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相关概念
*省考的招录单位:浙江省各级机关单位:省级机关、省属单位、市级机关单位、各县 (市、区)级
机关单位、乡镇 (街道)机关单位。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2023年12月份前后的时间段进行发布,报考今年的浙江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可以关注浙江华图发布的最新公告,提前领取笔试学习资料
>>>考情考务
成绩计算办法:
2017年以前:总成绩=笔试总成绩÷2×50%+面试成绩×50%。
2018年:总成绩核算方式:总成绩=笔试总成绩÷2×40%+面试成绩×60%。
入面比例:1:3
是否有补录:有
>>>答疑解惑
⑤ 常识判断类考题,题量分布是怎样的?
2016-2018年的浙江省考考试中判断推理部分一般为40题,图形推
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各10题,仅出现过2017年的B卷为35题,也是
唯一一次AB卷有明显题目数量区别的情况。2019年为35题,题目分布为图形推理10
题、定义判断7题、类比推理8题和逻辑判断10题。2020年,受疫情影响,考试时间
变更,所以判断AB卷均为25题,其中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各5题,逻辑
判断10题。2021年,考试分成了A、B、C三个类别,其中A 卷40题,B、C卷均为
35题,各题型数量与2019年保持一致。
>>>练习题
1.某著名教育家说: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戒尺,手里有温度。你怎么理解?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观点认知
【得分要点】
1、开头
(1)保持高标准,严要求,敢抓敢管
(2)做到人性化管理,不能触碰制度红线
2、分析
(1)玉不琢,不成器,严师出高徒
(2)教师不敢管教学生,是教育的悲哀
3、对策
(1)家长应该多一份理解而少一份责备
(2)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4、结尾
(1)不辜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参考解析】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和素质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育家之所以说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戒尺,意思是要求教师在管理学生方面,要保持高标准,严要求,敢抓敢管;而手里有温度,说的是在管教学生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身边的亲人,做到人性化管理,决不能触碰制度红线。我很赞同教育家所说的这句话。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学生正处于接受知识、快速成长的关键阶段。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现如今学生通过互联网就能认识世界,接受新知识,所以在性格方面会变得更加有个性。当然,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如果父母过于溺爱子女,对子女娇生惯养,在家把其当皇帝看,则到了学校可能会受不了校纪校规的约束,进而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情。当然,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作为教师应该摒弃“学生都是打出来”的错误观念,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走走、多看看,用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来让学生更多地感受教师心里的“温度”。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除了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外,本身也有教学压力,所以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行为规范上,要严加督促和管理,真正让每一名学生在正确的人生轨迹上成长。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但是,我们不时能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孩子被学校老师管教后,觉得受了委屈,向家长哭诉,就会有些不明事理的家长向教育主管部门投诉。而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息事宁人,一般对会对教师进行处罚,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没有教师敢管教学生的局面。
为了给广大教师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构建更加和谐的教学氛围,我有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家长应该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责备。教师管教学生,只是在履行其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既然选择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读,就应该相信学校,相信老师。
第二,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管理制度。虽然目前已经有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但是仍然欠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细则,老师难以把握这个“度”。教育部门应当根据实际,多方征求意见,拟定出教师管教学生的一些指导细节,划定红线。并组织开展学习,让教师真正做到心中有戒尺、脚下有红线。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但要恪守自己的职业操守,为人师表,而且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拼搏,勇于担当,不辜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