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相关概念
*省考的基本概念:公务员选拔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与地方公务员两种,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指:中
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
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地方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
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2023年12月份前后的时间段进行发布,报考今年的浙江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可以关注浙江华图发布的最新公告,提前领取笔试学习资料
>>>考情考务
结构化面试中的题目几乎涉及了公务员面试中的各个题型,但考察最多的题型是认知能力中的现象认知、人际能力中的情景模拟类。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考面试中的的结构化面试具有特殊性,
题目的呈现形式包括材料类和非材料类,材料类往往给出相关题目背景介绍,在此基础上给出三道不同类型的题目要求考生作答。非材料类则是直接给出几道题目要求考生作答。无论是材料类还是非材料类,题目考察的能力都比较全面,包括认知能力、人际能力、执行能力和拓展能力等。
>>>答疑解惑
12.数字推理和数字运算类题目怎样才能做好
数字推理题:经过一定量题目训练后,数字推理正确率上90%不难。首先看数字
变化趋势,变化大考虑指数或者乘积数列,看不出明显规律先作和或作差,如果作和、
作差后无规律考虑递推数列。我考试时一般全对。
数学运算题:我基本靠中学基础,因为中学都学过。这个模块拉分厉害,但性价
比也最低。我中学时数学经常考140+ (满分150分),这次考试正确率10/15,还有5
个数学题实在没时间做,因为要兼顾其他模块的正确率。备考的时候需要分题型大量
刷题,还需要列方程、解方程、代数运算等基本功训练,基本功好坏非常影响解题
速度。
>>>练习题
2.省委书记刘家义说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你怎么看?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观点认知
【得分要点】
1、开头
(1)认同刘家义书记的观点,支持其做法
2、意义
(1)利好政策不打折扣的落地实施,让政策真正惠民
(2)改变庸政怠政的不良风气,弘扬社会正气
3、对策
(1)开展主题教育,提高干部责任意识
(2)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和选人用人机制
(3)实现精准问责,落实责任到人
4、结尾
(1)民众需要担当精神和实干精神的干部行动起来开创新局面
【参考解析】
当前,省委书记刘家义强调应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这段话表明,刘书记在响应中央号召,要求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要真抓实干,转变工作作风,勇于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的本职工作是俯下身子为民办实事好事。刘家义书记的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的工作动员响应了党中央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要求,也满足了广大民众的诉求。一方面,勇于担当,狠抓落实有利于中央和地方的利好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地实施,能够让政策真正地惠及民众。另一方面,勇于担当,狠抓落实有利于减少当前庸政怠政的不良风气,弘扬社会正气。这一举措,坚定了广大干部继续为民服务的决心,也给个别不作为的干部敲响警钟。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
第一,开展主题教育,提高干部责任意识。“正行先正心”,要解决领导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应从思想上加强领导干部为人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活动,帮助党员干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修养。另一方面,惩治领导干部中的反面典型,让领导干部心存敬畏。
第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和选人用人机制。一方面,对于领导干部要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在传统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基础上进行不断完善,科学设置考核评价的指标,把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评价等指标纳入政策考核范围。另一方面,“有为才有位”。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待遇和福利,拓宽基层优秀干部、实干干部成长空间,大胆启用“李云龙式”的干部。辅助“容错纠错”机制激励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为实干者撑腰壮胆。同时,对于不作为的干部,进行曝光、轮岗、调岗或者撤职,严重者其给予党政党纪处分并追究其法律责任,切实贯彻落实“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选人用人机制。
第三,实现精准问责,落实责任到人。在工作中明确领导干部的权责范围,在工作中实现责任落实到人,实行追责制度,倒逼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创新监督机制,通过“电视问政”、“网络问政”等途径,让媒体和民众充分参与,共同监督领导干部。对于一些诬告领导干部不作为的现象进行打击,切实营造敢为敢干的氛围。同时,不断优化政策并简化办事流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实现由“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转变。
新的征程新的起点,民众需要有担当精神和实干精神的干部行动起来,奋力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