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相关概念
*乡镇机关面向优秀村干部招考:分 “职位1”和 “职位2”。 “职位1”面向大学生
“村官”,范围和对象与县级机关单位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相同; “职位2”面向非大
学生 “村官”身份的村干部,范围和对象为:各县 (市、区)行政区域内,经选举产
生的现任村党组织、村委会 (以下简称村 “两委”)正职连续任职满 2 年或现任村
“两委”委员以上连续任职满3年的人员 (符合 “职位1”招考范围和对象的,不能报
考 “职位2”)。2018年以来,因行政村撤并不再担任村 “两委”职务,但实际仍在过
渡期村级班子中履行村 “两委”工作职责的村干部,纳入现任村 “两委”干部范围。
其中,原为村“两委”正职的,纳入现任村“两委”正职干部范围。
在普通高校脱产就读期间担任村干部的,不计入任职时间。具体由各地公告明确。
乡镇 (街道)机关面向优秀社区干部考录公务员的范围和对象由各地公告明确。
乡镇 (街道)机关招考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范围和对象为:设区市范围内生源且
具有浙江省常住户口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人民武装学院毕业学员。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2023年12月份前后的时间段进行发布,报考今年的浙江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可以关注浙江华图发布的最新公告,提前领取笔试学习资料
>>>考情考务
成绩计算办法:
2017年以前:总成绩=笔试总成绩÷2×50%+面试成绩×50%。
2018年:总成绩核算方式:总成绩=笔试总成绩÷2×40%+面试成绩×60%。
入面比例:1:3
是否有补录:有
>>>答疑解惑
类比推理部分平时注意总结常识。就近几年的真题可以看出,类比推理有时会考查常识,比
如地理常识、物理常识、生物常识、历史常识等等,但是几乎都是咱们高中或者初中
学过的,所以难度不大。
3. 注意分析词语的多层关系。这几年类比推理词语的关系考的越来越细化,比如
2020年“保温杯:玻璃杯”,这两个词语除了是交叉关系外,还有一层关系是命名方式
不同,一个是根据功能命名,一个是根据原材料命名。从这个例子大家可以看出类比
的考试规律趋向于综合关系,所以要求大家除了会横向比较题干词语的关系,还要学
会纵向比较题干词语和选项词语的关系。
>>>练习题
1.习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古语:“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谈谈你的理解。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观点认知
【得分要点】
1、扣题
(1)解释“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的含义,要“知行合一
2、分析
(1)“知行合一”方能成就自己,如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
(2)“知行合一”方能富国强民,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历程
3、升华
(1)应将知识与行动统一起来,言行相顾、知行统一
【参考解析】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一词,出自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的《论语解·序》,这句话是在论述“知”和“行”的关系。揭示了“知”与“行”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即随着实践的深入,人的知识不断增长,认识也会更加精进,而这种认识的深化反过来会让人的行动变得更加通达、更有方向感。习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这句话就是启示我们要“知行合一”,将实践与认知结合起来,从而获得长足进步。
实践证明,“知行合一”方能成就自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口号喊得响,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最终一事无成,白白浪费了时间,耽误了青春,断送了自己的前途。但也有一些人,他们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在不断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后,更懂得如何去践行。国家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几十年如一日,不断用知识丰富自己再用所学知识,指导杂交水稻实验,从事件中进一步得出更准确认知,如此往复,使得他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破,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和世界的粮食供给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这种“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不但成就了自己,也造福了他人。
实践证明,“知行合一”方能富国强民。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社会主义国家,正是因为我们党在实践过程中践行“改革开放”这一理念,从中央到地方,从1978年贯彻到现在,并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不断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改革开放、富国强民的伟大实践上,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在新世纪的探索实践中,又有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了党的先进性,我们的党带头践行“知行合一”,使中国完成从贫穷到富有、从落后到先进、从弱国到强国的蜕变,使中国傲然屹立于世界之林,朝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迈进了关键一步。
从古至今,无数先贤哲人都在倡导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古往今来,大业成者皆言行相顾、知行统一。所以我们更应将知识与行动统一起来,用知识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汲取新的知识,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不断提高自己的行动力,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