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相关概念
*乡镇机关面向优秀村干部招考:分 “职位1”和 “职位2”。 “职位1”面向大学生
“村官”,范围和对象与县级机关单位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相同; “职位2”面向非大
学生 “村官”身份的村干部,范围和对象为:各县 (市、区)行政区域内,经选举产
生的现任村党组织、村委会 (以下简称村 “两委”)正职连续任职满 2 年或现任村
“两委”委员以上连续任职满3年的人员 (符合 “职位1”招考范围和对象的,不能报
考 “职位2”)。2018年以来,因行政村撤并不再担任村 “两委”职务,但实际仍在过
渡期村级班子中履行村 “两委”工作职责的村干部,纳入现任村 “两委”干部范围。
其中,原为村“两委”正职的,纳入现任村“两委”正职干部范围。
在普通高校脱产就读期间担任村干部的,不计入任职时间。具体由各地公告明确。
乡镇 (街道)机关面向优秀社区干部考录公务员的范围和对象由各地公告明确。
乡镇 (街道)机关招考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范围和对象为:设区市范围内生源且
具有浙江省常住户口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人民武装学院毕业学员。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2023年12月份前后的时间段进行发布,报考今年的浙江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可以关注浙江华图发布的最新公告,提前领取笔试学习资料
>>>考情考务
省考面试时采用的形式一般以结构化面试为主,但也会有部分岗位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考核。从面试考核的内容上看,根据岗位不同,也会将面试试卷分成四类:
综合类考卷会更多地考察考生对于中国党政思想的认知,突出强调考生思想价值的体现;基层类考卷则以基层实务为主;执法类考卷则贴合实际,根据岗位的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考卷背景的设计,对考生进行考察;优秀村干部类则是以接地气、考题设计得贴近人民群众为主。
>>>答疑解惑
① 常识判断题型是如何分布的?
常识判断部分一般来讲都是20道题,在2016年B卷和2020年只考了15道题。但
由于总题量的变化(20道题时总题量为130道题,15道题时总题量为100道题),常
识部分一般占整个试卷的15%。20道常识判断题的时限要求一般是10分钟,这就要
求考生平均30秒做一道题。但常识部分的题目包罗万象,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广
泛,考查方式也灵活多变,对考生的知识储备和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以及根据已知
常识分析选项正确性的能力,要求都非常高。
>>>练习题
1.某地小学举办跳绳比赛,规定获奖学生能在将来的评优中加分。很多家长因此争相报班学习,这背后无非是抢跑焦虑,有些人认为报班完全没有必要。你怎么看?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现象认知
【得分要点】
1、背景
(1)起跑线思维
(2)不需要报班值得提倡
2、弊端
(1)家长焦虑,孩子辛苦
3、原因
(1)抢跑焦虑更多源于比较
(2)家长普遍缺乏“教育自信”
(3)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平均
4、对策
(1)理清教育孩子的初衷
(2)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
(3)平衡教育资源,提高校内教学质量
5、结尾
(1)孩子能自由成长
【参考解析】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仅仅是一句调侃,也是反映了现实中很多家长的焦虑。跳绳比赛有助于学生将来的评优加分,很多学生家长很重视,争相报班。“起跑线思维”下,学生和家长都奔着加分,目的是为了上更好的学校。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目标,实现弯道超车,家长自然将目光瞄准了跳绳培训班,找“专业的人”来解决这一问题。有些人认为报班完全没有必要,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抢跑焦虑带来的不仅仅是家长在大环境下的浮躁情绪,也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压力,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还有孩子们为此付出了很多的辛苦,他们需要在本应该游乐、玩耍的年纪,却奔波在去各种辅导班的路上。
家长出现抢跑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家长在教育方面的“盲从”。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很容易被其他人的言语、行为所左右,尤其是同班、同学校的家长。还普遍觉得给孩子的过少,更加重了家长在规划孩子成长中的焦虑泥潭中越陷越深。
二,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平均。优质教育在我国分布极其不平均,导致家长在孩子上学过程中,过度追求好学校,忽视了孩子在上学时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三,抢跑焦虑更多源于攀比心理。正在家长陷入自己的焦虑时,这种焦虑被悄悄利用了。校外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会告诉前来咨询的家长“暑假是用来超越的,不是用来玩耍的”,同时被学校老师的一句“再不跑,你的孩子就被甩下去了”等论调,让家长陷入了更深的纠结。
缓解家长的抢跑焦虑,要从家长、学校、政府等多方面去做。
首先,家长需要冷静思考,理清教育孩子的初衷。家长不能忽视孩子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去追求学习知识技能的提高,这是舍本逐末。家长应需要冷静思考,遵循教育规律,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因为对孩子来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不能被其他人所左右,也不能为了攀比孩子的成绩、技能等盲目报班。
其次,严厉打击不符合规定的校外机构,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政府相关部门要严厉打击不符合规定的校外培训机构,尤其是超前教育。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整治工作,清理出不符合规定的机构。对符合规定的培训机构做好监管,做到违反一例,打击一例。
最后,平衡教育资源,提高校内教学质量。政府教体局对学校做好划片工作,让孩子就近入学,尽量做好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工作。同时提高学校内基础教学质量,完善相应的教学制度,让孩子在课堂上能够学懂、学通,才能缓解家长焦虑。
起跑线只是起点,过程是马拉松,距离终点还很长。家长需要教给孩子正确的生活观、世界观,鼓励孩子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做自己喜欢的有趣之事,让他们不会陷入家长制造的焦虑中,能够自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