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江省公务员考试

首页 > 高校就业信息网 >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

浙江公务员考试公告在那个网址发布-舟山人才网

浙江华图 | 2022-09-01 07:12

收藏

  【图书课程】【直播网课】【联系我们

  省考相关概念

*

  乡镇机关面向优秀村干部招考:分 “职位1”和 “职位2”。 “职位1”面向大学生

  “村官”,范围和对象与县级机关单位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相同; “职位2”面向非大

  学生 “村官”身份的村干部,范围和对象为:各县 (市、区)行政区域内,经选举产

  生的现任村党组织、村委会 (以下简称村 “两委”)正职连续任职满 2 年或现任村

  “两委”委员以上连续任职满3年的人员 (符合 “职位1”招考范围和对象的,不能报

  考 “职位2”)。2018年以来,因行政村撤并不再担任村 “两委”职务,但实际仍在过

  渡期村级班子中履行村 “两委”工作职责的村干部,纳入现任村 “两委”干部范围。

  其中,原为村“两委”正职的,纳入现任村“两委”正职干部范围。

  在普通高校脱产就读期间担任村干部的,不计入任职时间。具体由各地公告明确。

  乡镇 (街道)机关面向优秀社区干部考录公务员的范围和对象由各地公告明确。

  乡镇 (街道)机关招考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范围和对象为:设区市范围内生源且

  具有浙江省常住户口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人民武装学院毕业学员。

*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2023年12月份前后的时间段进行发布,报考今年的浙江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可以关注浙江华图发布的最新公告,提前领取笔试学习资料

  >>>考情考务

  成绩计算办法:

  2017年以前:总成绩=笔试总成绩÷2×50%+面试成绩×50%。

  2018年:总成绩核算方式:总成绩=笔试总成绩÷2×40%+面试成绩×60%。

  入面比例:1:3

  是否有补录:有

  >>>答疑解惑

  2017-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竞争比例

  从2017-2021年的计划招录来看,19-20年有所减少,但是报考人数整体在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考公行列中来,公务员考试成为热门,综合竞争比例呈上升趋势。21年弃考人数将近 11 万考生,主要是今年疫情影响,使得弃考创历史新高,此项数据会逐步回升。

  >>>练习题

  3.现在各大城市都在开展人才争夺战。对于这一现象,你怎么看?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现象认知

  【得分要点】

  1、引入表态

  (1)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2)既要欣喜,也要理性看待

  2、分析意义

  (1)表明了各地对人才的殷切期盼

  (2)饱含着各地对人才的深深诚意

  (3)能够刺激城市发展焕发活力

  (4)对当地长久发展有引领和助推的作用

  3、分析问题

  (1)人才抢夺激烈,同质化严重

  (2)平台和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

  (3)如何激发自身的创造性、主动性

  4、提出对策

  (1)各地人才引进要“量体裁衣”

  (2)人才引进,配套服务是关键

  (3)人才也要注重发挥自身价值

  【参考解析】

  近几年来,全国多个城市纷纷出台或升级人才吸引政策,在住房、户口、创业扶持等方面都下了“血本”,这些诱人优惠政策的相继抛出,升温不止。对此,我们既欣喜于各城市对人才的重视,也要看到吸引人才过程中还有一些尚不完善之处。

  一方面,吸引人才相关政策的出台表明了各地对人才的殷切期盼,表达了各地对人才的深深诚意,政府部门切实做到了以“阳光雨露”真情服务拴心留人。另一方面,各地纷纷出台的人才相关政策也是基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在新时代,城市发展想要焕发活力,就需要注入新鲜血液。随着改革开放到深水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不同地区之间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等重大问题,势必都要依靠人才来引领和助推。

  引进人才正在成为各大城市抢占区域发展制高点的新一轮工作重点。但当下各城市吸引人才出现了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吸引人才效果堪忧。吸引人才工作不能光看做了多少,还得看做成了多少。各地纷纷出台人才引进相关政策,但是在引进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首先,各地吸引人才的平台和制度建设还不完善,缺乏对不同人才需求的考虑;最后,这些政策未考虑如何能够帮助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的创造性、主动性。只有解决了这些困难,才能真正把人才留下,为我所用。而要解决这些困难,需要多方合力,共同努力。

  第一,各地人才引进要“量体裁衣”。要根据各自发展定位和特点,“定向”抛出橄榄枝,避免“一窝蜂”式的同质化竞争,应该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为人才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需求服务。

  第二,做好人才引进工作,配套服务是关键。各地不仅仅需要“吸引人才政策”这一单项支撑,还需要各项配套政策的跟进与对接。各地要建立并完善覆盖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人才政策支持体系,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第三,人才自身也要注重自身价值发挥,不能仅仅被物质奖励所吸引,更要注重未来发展平台、潜力与空间。个人选择时,应注重各地人才发展规划与自身情况的匹配性,选择能发挥自身最大的潜力和价值的城市,助力城市发展速度飞升,进而实现自身价值。

  总之,人才是城市兴旺的基础,城市是人才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平台和港湾。只有做好了双向选择,才能实现城市和人才的共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