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相关概念
*省考基本概念:中央和地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
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2023年12月份前后的时间段进行发布,报考今年的浙江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可以关注浙江华图发布的最新公告,提前领取笔试学习资料
>>>考情考务
结构化面试是否有题本、纸、笔:无题本,有纸笔有无材料:有的有材料听题还是看题:17年以前自己看题(18年出现了听题的形式,听一题答一题)
题目数量:3/4题(17年以前是3题,18年首次出现4题的情况)答题时长:15-20分钟
一天几套题:全天一套不同岗位题目是否一样:不一样。(18年以前分为综合类、基层类和执法类,18年不分类,19年又分为综合类、基层类和村干部类)
是否有追问:无追问考官组成:面试考官小组一般由7或9人组成,组长为主考官。考官分别由组织人事部门、专家学者或招考单位人员担任。
>>>答疑解惑
③ 常识判断部分如何备考
常识判断知识点庞杂,涉及政治、法律、历史人文、科技地理等,这需要我们有
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记忆。
在复习备考之前,考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好心态。不要期待可以记住所有
的知识点,因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不要觉得知识点太多就放弃常识部分的学
习,这也是没必要的。所谓常识判断,就是用已知的常识去判断题目的答案,我们所
需要做的就是系统地学习应知必知的常识。
>>>练习题
1.某著名教育家说: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戒尺,手里有温度。你怎么理解?
【题目类型】
认知能力.观点认知
【得分要点】
1、开头
(1)保持高标准,严要求,敢抓敢管
(2)做到人性化管理,不能触碰制度红线
2、分析
(1)玉不琢,不成器,严师出高徒
(2)教师不敢管教学生,是教育的悲哀
3、对策
(1)家长应该多一份理解而少一份责备
(2)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4、结尾
(1)不辜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参考解析】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和素质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育家之所以说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戒尺,意思是要求教师在管理学生方面,要保持高标准,严要求,敢抓敢管;而手里有温度,说的是在管教学生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身边的亲人,做到人性化管理,决不能触碰制度红线。我很赞同教育家所说的这句话。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学生正处于接受知识、快速成长的关键阶段。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现如今学生通过互联网就能认识世界,接受新知识,所以在性格方面会变得更加有个性。当然,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如果父母过于溺爱子女,对子女娇生惯养,在家把其当皇帝看,则到了学校可能会受不了校纪校规的约束,进而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情。当然,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作为教师应该摒弃“学生都是打出来”的错误观念,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走走、多看看,用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来让学生更多地感受教师心里的“温度”。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除了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外,本身也有教学压力,所以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行为规范上,要严加督促和管理,真正让每一名学生在正确的人生轨迹上成长。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但是,我们不时能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孩子被学校老师管教后,觉得受了委屈,向家长哭诉,就会有些不明事理的家长向教育主管部门投诉。而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息事宁人,一般对会对教师进行处罚,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没有教师敢管教学生的局面。
为了给广大教师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构建更加和谐的教学氛围,我有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家长应该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责备。教师管教学生,只是在履行其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既然选择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读,就应该相信学校,相信老师。
第二,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管理制度。虽然目前已经有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但是仍然欠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细则,老师难以把握这个“度”。教育部门应当根据实际,多方征求意见,拟定出教师管教学生的一些指导细节,划定红线。并组织开展学习,让教师真正做到心中有戒尺、脚下有红线。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但要恪守自己的职业操守,为人师表,而且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拼搏,勇于担当,不辜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