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浙江小学教师招聘:问题及问题解决

浙江华图 | 2020-02-09 16:36

收藏

  小学教师招聘:问题及问题解决

  说到问题解决最通俗的解释就是“解决问题”,那么想要去解决问题,首先要理解的就是“问题”的概念,所谓问题,就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研究者在进行分类时,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前者是界定清晰的问题,后者是界定并不清晰的问题,通俗的解释就是是否有固定的答案。例如“解应用题”就是一个有结构问题,而“如何追到高富帅”这就是一个无结构问题。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1.初始状态2.目标状态3.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问题解决有这样的特征:目的性、序列性和认知性,所谓目的性是指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那些漫无目的的幻想并不属于问题解决。序列性是指问题解决一定要有一定的步骤,那些简单的记忆提取并不属于问题解决。认知性是指通过一定的心理加工,走路和跑步并不属于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一定是要先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然后去理解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最后检验假设。

  在问题解决当中考的最多的就是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在有结构问题解决过程大致包括两个环节:理解问题和搜寻解法。

  1.建立问题表征,解决问题首先就要建立问题表征,也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先理解问题,知道问题问的是什么。

  2.搜寻解法,为了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其中最常用的两种策略分别是算法式和启发式。

  算法式是指一个算法就是为达到某一个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采取的一步一步的程序。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我们手上有一串钥匙,想要打开一扇门,而开门的钥匙只有一把,我们不知道哪把钥匙能打开门时,我们只能挨个尝试,这就是算法式。

  启发式,所谓启发式就是根据目标的指引,试图不断的将问题状态转换成与目标状态相接近的状态,那些只对成功趋向目标状态的有价值的操作。启发式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还包括以下几种问题解决的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法:手段目的分析法是指将目标分成许多的子目标,将问题划分成许多子问题后,寻找每一个子问题的解决手段。例如:大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定完论文题目之后常常没有思路可寻,那就可以把论文分解成小的部分,如论文摘要、文献综述、以及调查问卷等等,将每一个小问题解决后就会克服这个大的问题。

  (2)逆向反推法:逆向反推是指从目标开始,退回到未解决的最初的问题,这种方法对解决几何证明题有时非常有效。例如:一个作家要想在7月30日出版完一本书,那么他就会想在25日的时候把这本书应该写完提交到出版社,15日的时候完成这本书的修改工作等等。

  (3)爬山法:爬山法是指采取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好像登山者,为了登上山顶,需要一步一步的登上山峰一样。例如:一个医生为了治愈一个患有慢性病的病人一样,要一点一点的用药,慢慢治愈,最终使病人痊愈。

  (4)类比思维:当面对某种问题情境时,个体可以运用类比思维,先寻求与此有些相似的解答。例如:鲁班在一次去林中砍树时被一株齿形的茅草割破手指。当时他看到茅草是齿形的,茅草可以割破手,我需要一个可以割断木头的工具,它也可以是齿形的。

  3.解法的执行与评价,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学习者就要实际执行这种解法,看它能否解决问题,为了提高问题解决的水平,学习者应该在解决问题之后对问题的解法进行深入的反思,从而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水平。

  练习题

  1.下列哪个过程属于问题解决( )。

  A.吃饭穿衣

  B.漫无目的的幻想

  C.猜谜语

  D.回忆电话号码

  1.【答案】C。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2.问题解决的特征为( )。

  A.认知性

  B.目的性

  C.序列性

  D.指向性

  2.【答案】ABC。解析:问题解决的特征有认知性、目的性、序列性,故选择ABC。

  3.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答案的方法称为( )。

  A.算法式

  B.手段目的分析法

  C.逆向反推

  D.类比思维

  3.【答案】A。解析: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答案的方法称为算法式,故此题选择A。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