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从农村到城市,大学生择业观改变
热点链接:
又到一年毕业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其中,大学生返乡创业掀起新一轮热潮。近年来,从农村流向城镇的各类人员返乡创业的人数累计达到570多万。其中,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人员约130万人下乡创业创新。“新农人”正在悄然兴起,虽然总计仅约百万的“新农人”,在每年都达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中数量并不算多,但是,他们的选择却透露出,转型中的中国农村正对年轻一代释放新的吸引力。
由于农村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看好农村,从城镇向农村迁徙。之所以大面积迎来大学生返乡潮,除了自身观念的转变外,关键还有政府的鼓励政策,实实在在摆在桌面上的优惠措施,对大学生也有足够的吸引,成为真正吸引并留住”金凤凰“的诀窍。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从简化市场准入、改善金融服务等对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返乡人员到农村创业给予支持。
当前大学生下乡普遍体现出主动性,之所以出现这种“逆势”现象,是他们对农村、农业发展水平与自身优势、兴趣权衡后的理性选择:
一、 现代农业显示“蓝海”吸引力。多年冷门的农业,在中国正逐渐受到资本的青睐,现代农业表现出“高效益性”。
二、 政府大力扶持,创业门槛明显降低。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从简化市场准入、改善金融服务等对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返乡人员到农村创业给予支持。
三、 生活成本“洼地效应”。一方面大城市竞争和生活压力加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乡村发展,加之无论是地价、房租还是劳动力价格,中小城市和乡镇都比大城市低,这让下乡创业的机会和空间在增加。
四、 城乡一体化加速,“数字鸿沟”缩小。随着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交通和物流不断完善,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双向良性互动,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辐射力越来越强。此外,得益于互联网的开放和渗透,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在缩小,农村电商发展迅速,突破了制约乡村发展的市场壁垒,这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虽然当前回到农村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创业对准 “互联网+”、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新兴领域,数量上有增多趋势,但面临资金不足影响创业发展等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农村人才回流仍存在“回村丢人”观念、在校期间缺少创业规划等方面的制约,导致回到村里创业的学生并不多。还需要应加强在校期间的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加大对创业典型宣传和政策支持,带动更多大学生回农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