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如何应对申论对策题
到底什么是“对策类题”?申论做大众,面对申论对策题你真的有“对策”吗?其实,在申论阅读理解题中,有一类变异题型,就是题干作答任务的核心词汇不再是我们常见的内容、问题、影响、对策、原因等,而是以其他词汇形态呈现,但是作答的内容仍然不外乎内容、问题、影响、对策、原因等要素。根据命题人在问题设置时,给出的不同作答要求,将变异题型分为以下四大类:第一类便是“对策”类。对策类又可以细化为六种类型:1.启示;2.教训;3.经验;4.思路;5.标语;6.对策改错。
通过往年的申论真题,安徽华图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申论考试考查的重要方面,提出对策类题在国家公务员考试2001-2010年试题中出现七次,2004-2006年没有出现;提出对策不仅出现在独立的提出对策题型中,还经常在应用文和文章写作中有所考查。
考生复习对策类题时,除了牢记教材中的解答方法和技巧外,积累也是很重要的。考生要养成随时摘录的习惯,如看到有关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相关文章,可以把文章中相关的对策和措施摘抄下来,空闲的时候拿出来细读几遍,如此反复,在作答此类题时会慢慢找到感觉。
安徽华图提醒考生值得注意的是:摘录的目的不是要考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是要学会活学活用,变成自己的话去表述,展现出自己的特色,阅卷者也不希望看到模式几乎一模一样的答案,与众不同的结构和语言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现已进入备考期,若想对申论对策类题掌握得更加有效、彻底,考生可做以下工作:
写好每条对策的主旨句
对策题的要求,是提出对策要全面、准确、可行性强、针对性强这些要求,好的主旨句能让答案要点更加清晰明了;简洁有力的主旨句更能让阅卷者对你的作答思路一目了然,因此开头句不宜过长,最好简短、概括性强,可以尝试使用四字句。
适当使用提示性词语
主要指的是诸如“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是、二是、三是”等等提示性强的序号词。所谓适当是指作答时不要频繁出现这类词语,可以适当使用排比句式。排比句的作用是增加考生文章的气势,使其看上去更整齐划一。如:……是……的核心、……是……的基础、……是……的前提;以……为基础、以……为保障、以……为关键;要……、要……;需须……、需须……等等,这些举例并不是万能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演绎。
最后,安徽华图建议考生:跳出模式,形成自己的个性文章,并不是要求考生毫无限度的释放个性,是要做到与其他人有所区别,基本的原则和要求还是要遵循,在成文时还应注意对策之间排列的逻辑顺序,不可杂乱无章。只有把对策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起来才可能成为一篇优秀的申论作文。常用的逻辑顺序有从内因到外因,从直接到间接,从根本到一般,提出的对策讲究一语中的、一针见血,而那些大而化之、大而无当、隔靴搔痒的大对策要尽量少提甚至不提。以上这些需要考生多加体会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