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确定捆绑集团巧解语句排序
语句排序题最早出现在2008年的国考试卷中,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可以说这种题目相对而言难度较高,表层考查考生的语感,深层则考查考生对于文体风格及特征的掌握情况,测评考生的语言文字综合功底与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国省考的必考题型,许多考生对于语句排序题有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这个部分往往耗时较长,影响考生的做题速度,但是这个部分的题目技巧性非常强,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就可以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其实做语句排序题的思路就是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找首句,一个是找捆绑句。针对这两点,笔者给大家做一个技巧运用的梳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语句排序题的做题效率。
第一步:查看选项特征,确定首句。
首句其实是语句排序题的逻辑起点,那大家思考一下哪些句子适合做首句?哪些句子不适合做首句?其实可以将语序排序题看成一个小的片段阅读,只是被打乱了顺序而已,只要是片段阅读它就遵循一定的写作逻辑,那么根据我们的写作思维我们就可以知道哪些句子通常会写在最前面,哪些句子不适合写在最前面。
比较适合做首句:援引观点、背景铺垫、定义概念、问题、观点等。
不适合做首句:指代类表述(如他、这、此等);补充类表述(如当然、也、又、还等);结论类表述(如因此、所以、总之、综上所述等);各种论证(如举例论证、反面论证、原因解释等)。
那么下面给大家看几个句子,大家看看是否适合做首句。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公益慈善事业中。
2、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小睡也别有一番风味。
4、否则,我就把你的名字写到碑上去。
5、张爱玲说过:“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
6、最终他战胜了困难,赢得了胜利。
7、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其实通过观察句子大家可发现句1、句5、句7分别为背景铺垫、援引观点、设问(提出问题),适合做首句。而句2、句3、句4、句6分别为指代类表述、补充性表述、反面论证、结论性表述,不适合做首句。
第二步:寻找逻辑关系,确定捆绑集团。
汉语文段的内部语义是有条理、有内在逻辑的。所以确定捆绑集团就是寻找某两句话或者某几句话中的逻辑关系,由此来进行快速排序,推断正确选项。这里结合真题重点给大家介绍三种方法帮助大家快速捆绑语句。
(一)关联词法
关联词一般配套出现,如“虽然…但是…”、“不仅…还…”、“如果…那么…”、“尽管…却…”等等,这样在做排序题时就可以根据关联词出现的先后来捆绑句子。当然,更多的时候会出现单独关联词,如“但”、“同时”、“反之”等等”,这其实就在提示我们前后语义是否相反,句子句式是否一致等,我们可以根据由关联词提示的句式、句义对句子进行捆绑。
【例1】①它们没有超过一千年的家谱
②金鱼是世界上养殖最普遍的宠物鱼类
③不过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
④却没有多少证据证实它们是什么时候被驯养的
⑤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还没有引进
⑥尽管我们知道金鱼原产于中国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②⑤③①⑥④ B.②⑤③⑥④①
C.②⑤⑥④③① D.⑥④③①②⑤
【参考解析】第一步查看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②句属于定义概念性表述,是对文段论述对象“金鱼”总括性的介绍;⑥句是对金鱼原产地的介绍,对比之下,②句应为首句,排除D项。第二步,寻找逻辑关系,确定捆绑集团。③、④、⑥句的句首是有关联词的,由“尽管……却……”的关联词可知,⑥④应该捆绑,且从“没有多少证据”和“有一件事可以确定的”可知,④需要在③之前,ABC选项中只有C选项是④在③之前,故答案选C。
【例2】①如果把信息看做是一种自我资源,那么信息的公开透明就会被当作一种权宜之计
②这说明,公开透明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深层次的理念问题
③面对一些突发性公共事件,许多地方都会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这极大地增进了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支持
④在这个意义上,公开透明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以人为本的问题;政府公信力的打造,与政府服务人民紧密相连
⑤也有一些信息发布的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就在于发布的并非是公众关注的信息,甚至对公众的关切质疑刻意回避
⑥反之,如果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认识到政府信息的公共资源属性,尊重人民的知情权,公开透明就会成为一种主动选择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①④③⑤②⑥ B.③⑤①④②⑥
C.①③⑤⑥②④ D.③⑤②①⑥④
【参考解析】本题不好判断首句。通过观察可以发现,⑥句中“反之”表反向并列,且“如果”引导条件句和①句句式一致、内容相反,故可将①⑥捆绑,只有D项是①后接⑥,验证D项,逻辑通顺,故答案选D。
(二)共同信息法
从命题思路的角度看,语句排序题是对语句衔接题的继承与发扬,那么语句排序就一定要遵循话题衔接的原则,我们就可以通过话题衔接的原则寻找特殊信息进行语句捆绑。
【例3】①同一,是因为所有的现代人都是都是大约二十万年前从同一个人群繁衍下来的
②分布各地的各个所谓种族也彼此杂居,通婚
③遗传学家们早就意识到,人类的生物学特征是既同一又多样的
④因此,将人类划分为几个种族,只有社会,文化意义,没有生物学意义
⑤处于这个连续谱带两端的群体,比如东亚人,北欧人,南非人,他们的特征差异是明显的,但是中间还存在这大量的难以划分的族群
⑥因此人类身体特征的变异,并不具有明显的界限,而是一条连续的谱带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③①②⑥⑤④ B.③①⑥②④⑤
C.⑥⑤②①③④ D.⑥①②④⑤③
【参考解析】第一步查看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⑥句中“因此”是结论性表述,不适合做首句,故排除C、D选项。进一步观察可发现⑥和⑤有共同信息“连续的谱带”,且⑤中“这个连续谱带”指代的就是⑥的内容,故话题衔接紧密,可捆绑⑥⑤,答案选A。
(三)指代词捆绑
根据代词指代具有唯一性、就近性的原则,在语句排序题中用好“代词捆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4】①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共举办15年,有七期毕业生
②最早兴办的新式军教育机构是1885年李鸿章于天津设立的武备学堂
③据史载,最早装备西洋式武器的大规模部队是太平天国末期的淮军
④但他们后来成为袁世凯编练新军的主要干部,也构成后来北洋系军阀的骨干
⑤该学堂的设立本是中法战争的结果之一,目的是培养下级军士和军官
⑥其毕业生在当时处于低位,在甲午等战事中发挥作用甚小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⑤⑥④③ B.③②⑥①④⑤
C.②③⑥①⑤④ D.③②⑤①⑥④
【参考解析】此题不好判断首句,②③“最早兴起”、“最早装备”都可以做首句。那么可以从微观指代词入手,⑤句“该学堂”其实就是指代②句中“武备学堂”,②⑤话题一致进行捆绑,⑥句“其毕业生”其实就是指代①句中“七期毕业生”,先有“毕业生”再有“其毕业生”,所以①在⑥前,捆绑①⑥,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