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方法技巧

首页 > 浙江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方法技巧

2021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平行结构中的"四概念"推理

未知 | 2020-07-09 11:59

收藏

  2021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平行结构中的"四概念"推理

  近几年国考中,平行结构的题型时有出现。平行结构的题目通常会采用这样的设问方式: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的结构最为相似?下列最能说明上述推理的谬误?这就说明,平行结构的题目无关推理是否正确,只在乎推理过程是否相似、一致。很多考生对于平行结构的认识只是停留于“依葫芦画瓢”的照搬模式,但其实也有很多平行结构题型需要考生能够知道一些基本的逻辑推理方式以及一些基本的逻辑常识。以下面的一道2013年国考真题来看:

  【例】我国的佛教寺庙分布于全国各地,普济寺是我国的佛教寺庙,所以普济寺分布于我国各地。下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 )

  A.父母酗酒的孩子爱冒险,小华爱冒险,所以小华的父母酗酒

  B.文明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有些大学生遵纪守法,所以有些大学生是文明公民

  C.寒门学子上大学机会减少,大学生小飞不是寒门学子,所以小飞上大学的机会不会减少

  D.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何况他还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呢

  【解读】本题为平行结构题,如若从推理结构上来看,貌似D最不像正确答案,但是A、B、C与题干推理也不一致,所以有些考生就分不清应该选哪个了。其实,这一题就需要考生掌握逻辑常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如果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混为一谈,就犯了“四概念”的错误。

  那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一个不可分割的集合体,划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比如,森林(集合)与树木(非集合)。集合概念用来指称集合体,是由许多对象有机聚合构成的集合体,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其构成部分未必具有。集合体与其构成部分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非集合概念用来指称一类对象,其所指称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而是许多对象组成的一类。类和集合体不同,类是由许多对象组成的,类与其对象之间是类与分子的关系。类与分子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属性,构成类的分子自身也具有类所具有的属性。所以,森林作为集合概念,它的“防风固土”的属性并不为一棵单独的树木所拥有,而树木作为非集合概念,它的“有生命”的属性就为任何一种树木(如柳树、杨树等)所拥有。但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是集合概念,也可以是非集合概念。区分是集合还是非集合,其标准在于是否指向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因此,在上述例题中,我国的佛教寺庙(集合概念)分布于全国各地,普济寺是我国的佛教寺庙(非集合概念),所以普济寺分布于我国各地。题干犯的逻辑错误就是“四概念”的错误,即偷换概念的错误。A、B两项犯了肯后的错误,C项犯了否前的错误。D项可以转化成“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他是独生子女,所以他是娇生惯养的”,前一个“独生子女”是集合概念,后一个“独生子女”是非集合概念。因此,D项与题干的推理结构完全一致,都是犯了“四概念”的错误。

  相信通过上面的解读,大家对于平行结构中的“四概念”错误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希望广大考生再次遇到类似的题型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