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判断推理必考考点之搭桥
下面我们来介绍判断推理这个模块中必考的一个题型加强支持型。通过对近几年的试题的统计分析,我们知道逻辑判断在国考(省部级)中共有10道题的题量,而这10题中加强题型占了很大的比例。具体题量如下表所示:
年份 | 加强支持 | 削弱质疑 | 翻译推理 | 原因解释 | 归纳推理 | 分析推理 | 总题量 |
2017年 | 4 | 3 | 0 | 0 | 0 | 3 | 10 |
2016年 | 4 | 3 | 3 | 0 | 0 | 0 | 10 |
2015年 | 3 | 3 | 0 | 1 | 2 | 1 | 10 |
通过上表,我们发现加强在逻辑判断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要认真学好加强支持题型。在加强支持题型里的加强的方法主要有搭桥,加强论据和加强论点。下面我们结合着近几年的真题来介绍下搭桥这种加强方式。
搭桥是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是加强论证的过程。有了搭桥的这句话后必然能够从论据得到论点。比如:
论据:夜华总是穿着黑色的衣服
论点:夜华不是天族人
这个例子中论据和论点本是毫无关系的两句话,所以要得到论点,必须把论据从论点建立联系,补充“天族的人都是穿白色衣服的人”,才能从论据“夜华穿黑色衣服”,也就是夜华不是穿白色衣服,根据“否后比否前”,才能得到论点“夜华不是天族人”,这就是搭桥在论据和论点间建立联系。
真题1:(2017年国考省部级107题)针对地球冰川的研究发现,当冰川之下的火山开始喷发后,会快速产生蒸汽流,爆炸式穿透冰层,释放灰烬进入高空,并且产生出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日前人们发现,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圆形平顶山丘也探测到这些矿物质,并且广泛而大量地存在。因此,人们推测火星早期是覆盖着冰原的,那里曾有过较多的火山活动。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
A.近日火星侦察影像频谱仪发现,火星南极存在火山
B.火星地质活动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分形成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
C.沸石、硫化物和黏土这三类物质是仅在冰川下的火山活动后才会产生的独特物质
D.在火星平顶山丘的岩石中发现了某种远古细菌,说明这里很可能曾经有水源
解析:本题论点:人们推测火星早期是覆盖着冰原的,那里曾有过较多的火山活动。论据: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圆形平顶山丘也探测到地球冰川下的火山喷发产生的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要想补充前提,必须在论点与论据之间搭桥,即证明火山活动与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之间有联系,对应C项,强调沸石、硫化物和黏土是冰川下火山活动产生的独特物质,因此本题答案选C。
真题2:(2016年国考省部级109题)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形成于38亿年前,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有大量远古的岩石化石埋藏在格陵兰岛地下,它们的排列就像是一个整齐的堤坝,也被称为蛇纹石。通过这些蛇纹石,人们可以断定格陵兰岛在远古时期可能是一块海底大陆。
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
A.这些蛇纹石化石的年代和特征与伊苏亚地区发现的一致,而后者曾是一片海底大陆
B.蛇纹石是两个大陆板块在运动中相互碰撞时挤压海底大陆而形成的一种岩石
C.蛇纹石中碳的形状呈现出生物组织特有的管状和洋葱型结构,类似于早期的海洋微生物
D.由于大陆板块的运动才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大陆,在板块运动发生之前,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
解析:题干论点:格陵兰岛在远古时期可能是一块海底大陆。论据:大量远古化石埋藏在格陵兰岛地下,被称为蛇纹石。B项在蛇纹石与海底大陆之间建立了联系,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了联系,是搭桥。A项属于间接论据,加强程度不如B项,排除。C项只是说蛇纹石中碳的形状结构与早期海洋微生物相类似,并不能说两者就是一回事,因此不能推出题干结论,排除。D项是无关项,排除。